【中國鐵合金網訊】特朗普2018年決定對進口鋼鐵征收25%的關稅,致使歐洲鋼鐵制造商出口困難。盡管歐盟委員會采取措施限制來自美國市場的供材來制止供應過剩,但這一舉措并沒有奏效。
鋼鐵生產商ArcelorMittal的首席執行官 Lakshmi Mittal表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約5億-5.5億噸,占全球鋼產量的四分之一。這表明歐盟的措施沒有奏效,迫切需要采取進一步措施。”
印尼憑借其全球鎳礦開采量1/4的優勢,近年來大規模增加鋼鐵產量,已經一躍而起,成為世界上第二大不銹鋼出口國,歐洲最大不銹鋼出口國。印尼的不銹鋼產能有望在2025年達到1100萬噸,盡管2018年印尼國內市場需求大約為20萬噸。伴隨印尼的鎳礦出口禁令,歐洲鋼鐵行業面臨著巨大威脅。印尼制造的鋼鐵以極低的價格正如洪水般涌入歐洲市場。歐盟上個月因此對印尼提起訴訟。歐洲鋼鐵行業協會Eurofer的高級原材料經理Aurelio Braconi說:“印尼坐擁大量的鎳,他們已經建立了完全以出口為導向的不銹鋼行業。”
除了鎳礦石,歐洲鋼鐵行業原材料短缺還涉及到焦煤。焦煤主要用于在氧氣爐中生產鋼鐵,在歐洲,焦煤主要依賴進口。盡管在開采的煤炭中含量很少,但對于煉鋼至關重要。因此歐盟委員會將其列入關鍵原材料清單。但是在2017年,歐盟委員會將焦煤列入了邊界原材料清單。現在,行業普遍擔憂明年三月份焦煤可能會在原材料清單上徹底消失。
波蘭一家開采焦煤的公司(JSW)正督促歐盟不要把焦煤從原材料清單中剔除。一旦剔除,歐洲將轉向從國外進口焦煤。“而從遙遠國家進口的煉焦煤將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能獲取來自國內的、穩定的、達到歐洲環境標準的焦煤顯得至關重要。”
目前中國是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國,占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以上。澳大利亞占15%,俄羅斯和美國各占7%。歐盟的煉焦煤產量僅占世界產量的1%。歐盟大部分進口的煉焦煤來自澳大利亞,俄羅斯和美國。
伴隨貿易局勢和經濟走勢對原材料造成的供應威脅,歐洲制造業將再難獲得鋼鐵。歐洲鋼鐵行業的暗夜或將到來。
(轉自上海有色網)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