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短期鋼價依舊難有好轉,對整個產業形成壓力,鎳價在鋼市的負反饋下,技術上表現仍偏弱,但隨著印尼礦進口窗口關閉臨近,國內鐵廠減產預期增強,或對鎳價形成支撐。
對于當前的鎳市場,LME鎳庫存去化已經近乎明牌,市場主要擔心的是青山能否支撐如此大庫存下的資金壓力,而下游不銹鋼庫存持續走高,尤其是鋼廠前置庫存屢創新高,在德龍逐步放貨以及需求轉淡的背景下,鋼市壓力逐步向上游負反饋,原料端的精煉鎳和鎳鐵價格在11月連跌不止。
但實際影響明年供需平衡的是紅土鎳礦的供應情況,國內的焦點集中在壘庫以及新增礦源的補充,印尼方面雖然儲量更新至2100萬金屬噸,但是能否滿足當地新增產線仍需要進一步觀察。所以我們認為短期在鋼市拖累下,整個產業承壓,但隨著價格的回落,逼近鐵廠成本線的時候,礦端的矛盾或將凸顯,鐵廠減產提前將對鎳價形成支撐。
在8月底印尼宣布提前禁礦吸引投資以來,市場對于明年印尼的NPI增量預估出現了較大分歧,悲觀預估在8萬金屬噸左右,而樂觀地給到了22萬金屬噸甚至是26萬金屬噸。從我們調研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印尼明年增量集中在青山的兩個工業園(莫羅瓦利剩余5條,韋達貝12條),德龍二期(35條),新鑫鑄管二期(8條),青島恒順眾昇(4條),以及今年投產的青山莫羅瓦利7條,德龍一期剩余5條,金川4條等釋放的增量。
基于印尼當地鎳礦價格計算的鎳鐵冶煉成本豐厚,所以樂觀預期給定的明年產線投產速度會加快,但是印尼反壟斷機構將啟動對鎳冶煉商的調查,兩大冶煉商巨頭(青山&德龍)控制著印尼國內鎳礦石市場的60%,亦操控國內價格,今年鎳含量1.7%的鎳礦石平均售價在每噸14美元,遠低于今年政府設定的每噸30美元的基準,所以后期鐵廠采購原料的成本將成倍增加,利潤壓縮下投產進度或出現放緩。需要進一步跟蹤政策變化對投產進度的影響。
新增礦源補充方面,梳理近幾年中國鎳礦資源進口情況,新增量將集中在菲律賓、 新喀、 危地馬拉等國,預計菲律賓增長潛力在600萬濕噸左右,而新喀增量潛力在130萬濕噸,危地馬拉增量潛力在100萬噸左右,但是基于當前的鎳礦價格,對新喀以及危地馬拉的刺激仍較為有限(距離遠運費高)。
而禁礦前印尼集中大量出口,將導致國內壘庫,這個壘庫量也將緩釋明年國內的減量,但是從當前數據來看,壘庫情況不容樂觀。從可統計口徑出發,當前樣本為10個港口庫存僅1300萬噸,遠低于2014年時候的2000多萬噸。而考慮樣本外的庫存,通過進口數據以及各個地區的產量數據反推,預計樣本外的增量庫存在600萬噸左右,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其在禁礦后的報關進口量份額與當地的鐵產量份額出現了較大的匹配差異,可以認為有部分鐵廠其實并沒有采購到足量的原料庫存,未來面臨著行業洗牌。隨著禁礦窗口的臨近,國內鐵廠減產將提前。供應減量的發生將對鎳價形成支撐。
綜上所述,短期在沒有出現實質減產的情況下,鋼價依舊難有好轉,鎳價在鋼市的負反饋下,技術上表現仍偏弱,但隨著印尼礦進口窗口關閉臨近,國內鐵廠減產預期增強,或對鎳價形成支撐。關注鎳價下方11萬的支撐以及不銹鋼大戶鋼廠博弈對鋼價的影響。
(轉自期貨日報)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