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辛仁周副司長認為,中國鐵合金行業整體裝備水平還比較低,提升潛力還很大。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在北京表示,中國在鐵合金產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出現了產能盲目擴張的問題,除了部分特種鐵合金外,大部分鐵合金品種產能規模超出了下游產品的需求,導致了總體的產能過剩。
辛仁周副司長表示,鐵合金作為煉鋼的原材料,其發展與鋼鐵行業的發展緊密相關。自“十一五”以來,受中國粗鋼產量大幅增長、市場需求增加的拉動,鐵合金產量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目前,中國鐵合金產能和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據中國鐵合金工業協會統計,2005年,中國鐵合金產量約為1000萬噸。2010年,中國鐵合金產量達到了2400萬噸,年均增長約18%。2011年,鐵合金產量達到了2800萬噸,增長了16.7%。今年1~8月份,鐵合金產量達到了2023萬噸,同比增長了12.6%。
他還透露,目前,中國鐵合金總生產能力為4300萬噸,按今年1~8月份鐵合金產量2023萬噸折算,今年產量約為3000萬噸,產能利用水平不足70%。這樣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節能減排和技術創新。而且,大部分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不利于提高規模效益和管理效率,加之受產能過剩和全球需求市場影響,行業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部分企業出現了虧損。
他認為,中國鐵合金行業整體裝備水平還比較低,提升潛力還很大。目前,6300KVA及以下的礦熱爐產能約為1500萬噸,占總產能的35%,這部分是目前國內最多的爐型,也是近期需要淘汰的落后冶煉爐。
他指出,中國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這將帶動基礎設施、房地產等領域的建設,從而拉動中國鋼鐵消費,將給鐵合金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鐵合金行業調整產業結構,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模式,調整發展節奏,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協調當為要務。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