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搬還是不搬?身為世界最大的煤炭輸出港、中國煤炭運輸的主樞紐港,秦皇島港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近一年來,業內頻繁傳出秦皇島港醞釀搬遷的消息,引發多方爭論。對此,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于近日公開表示,秦皇島港煤炭運輸功能是國家戰略,不能由地方隨意更改。同時,要求繼續發揮秦皇島港煤炭主樞紐港的重要作用,全力確保“西煤東調”和“北煤南運”保持暢通。行業主管部門首次表明反對意見,這意味著,河北省政府提出的“秦港搬遷和煤炭轉移”計劃或將終結。
本報記者進一步向秦皇島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秦港股份”)董秘辦人士求證,對方回復稱“公司沒有收到過任何關于搬遷的通知或要求,若有動作,我們也會第一時間對外公布”。
河北省支持搬遷,轉而發展旅游等其他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秦皇島港主要分為東西兩個組成部分,其中東港區以煤炭、石油化工品運輸為主,已有煤炭專用泊位21個,年設計通過能力1.93億噸,年輸出煤炭量占全國沿海港口煤炭下水總量接近 40%。也正因此,這里不僅承擔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應任務,更發揮著“煤炭價格穩定器”及“北煤南運蓄水池”的作用。
根據秦港股份近日發布的2018年年度報告,秦皇島港全年貨物吞吐量為222.05百萬噸,同比減少15.68百萬噸,降幅為6.60%,這主要受到南方電煤需求及周邊港口同質化競爭影響。盡管如此,公司表示該港口“煤炭下水量多年保持全國前列”。尤其從今年起,港口業務逐漸走出低谷,除取得一季度煤炭吞吐量再次位居北方港口第一的成績,還吸引同煤集團等多家主力煤企前來合作。
兼具重要地位、良好經營,秦皇島港為何還要醞釀搬遷?記者了解到,消息最先在2018年3月左右傳出,此后1年時間、不同場合,建設“國際知名旅游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的定位被河北省政府屢次提及。
“一方面,當地政府希望發展旅游、養老等環保型產業,煤炭為此必須撤出;另一方面,即使將煤炭業務遷走,承接方仍是環渤海其他碼頭,稅收、就業等福利依然留在本省,起碼站在河北全局來看,沒有什么更多損失。可以說,搬遷一度是河北省政府希望并支持的計劃。”一位曾在港口工作多年的內部人士透露。
另一位某能源央企的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證實,河北省政府曾明確定調,要求在3年內有力、有序、有效推動秦皇島港口煤炭運輸轉移,并由曹妃甸港替代相關業務。“在其撤出后,環渤海港口的煤炭下水能力缺口將達1億噸左右。包括尚未投產的華電5000萬噸級碼頭在內,曹妃甸港雖有4個煤碼頭,但因呈現多家管理之勢,總體很難形成合力,因此我認為并不具備承接1億噸運量的能力。此外,天津港也在調整港區規劃,或將煤炭、礦石等散貨業務遷出南疆港區,北方五港僅黃驊港和京唐港具備承接能力,勢必造成部分煤炭轉移至黃驊港通道下水。”
多方觀點反對搬遷,且日前生產經營未現異常
搬遷不止停留在計劃層面。去年9月,相關部門就曾對秦皇島港提出“限量”要求,將煤炭日發運量限制在30萬噸,較正常水平下降一半。業內紛紛猜測,該舉措或是實施搬遷的“前奏”。
對此,秦港股份董秘辦人士也向記者予以否認。“目前一切生產經營都是正常的,就算涉及到一些業務變動,也都是正常現象。”
而在更多運輸、煤炭行業人士看來,搬遷實屬沒有必要、也是不現實的做法。“且不說秦皇島港為物質運輸所承擔的‘保駕’作用,就從自身歸屬來看,每一個港口都是國家的港口,并不單為秦皇島市、河北省所有。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布局規劃應由國家統一安排,而不是某一地自己說了算。從該角度,我認為交通部及時叫停是對的。”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彭傳圣告訴記者。
彭傳圣進一步表示,按照《港口法》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港口布局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全國港口布局規劃組織編制,并送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征求意見。“每個港主要運送哪些物資、發揮何種作用,交通部制定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也有明確說明。即便是調整,也要根據國家的發展需要、運輸格局、整體規劃等。自行改動、搬遷的做法沒有依據。”
持反對意見的還有經營者們。上述內部人士透露,搬遷消息一出,無論港口自身,還是相關煤企、電廠均強烈反對。“作為一個有著100多年發展史的天然港口,這里不僅坐擁優質資源,連封航時間都比其他港口短,多年來還形成了成熟的運輸線路、配套設施等,重新再來的確是極大浪費。”
除沒有搬遷的必要,煤炭行業資深分析師李廷認為,從現實角度看,操作難度也很大。“拋開秦皇島港的人員安置等自身工作,從承接方曹妃甸港來看,現有能力也無法承擔。”
包括李廷在內的多位人士一致認為,秦皇島港和大秦線共同構成“第一運煤大通道”,若要分流至曹妃甸港,現有鐵運能力首先要相應增加。“說白了就是繼續修鐵路。而要投巨資改造配套的遷曹線等,不是一個港口、甚至河北一地說了算,既需要鐵路等部門從中協調,也涉及選址、論證、設計、建造等系列工作。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重復修建也是一項浪費。”
此外,“以現有運輸條件,目前航道剛剛夠曹妃甸港、唐山港、黃驊港等使用,且已出現擁擠趨勢。若再加運量,航道、港口及鐵路均是瓶頸。”上述內部人士總結稱。
(來源:澎湃新聞)
- [責任編輯:gaoyid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