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蕭條的市場以及全行業的產量過剩導致總部設在挪威的埃肯太陽能暫時停止了太陽能級多晶硅的生產。該公司在去年10月生產暫停后直到最近才重新啟動生產。Elkem公司日前表示由于硅料價格低于生產成本,導致削減15,000噸的硅料銷售。Elkem公司的SOG材料年產能為6,000噸。
某業內人士認為,多晶硅產能、產量與日俱增,相對過剩的狀況日益嚴重,為多晶硅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憂。
首先,從國際產能分布來看,多晶硅產量、產能的分布呈現出既分散又集中的特點,前五大多晶硅生產國占據了多晶硅總產能的9成以上,其中,2011年中國多晶硅產能占全球總產能份額的39%、美國占16%、韓國占15%、德國占12%、日本占9%。這種分布為多晶硅行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也給國內多晶硅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
其次,從企業產量來看,2011年,全球多晶硅產量前十位的企業中,中國占據了三席,保利協鑫、賽維LDK、洛陽中硅強勢打榜。其中,“四大金剛”更是多晶硅行業的翹楚,中國保利協鑫、德國Wacker、韓國OCI、美國Hemlock的產能、產量均在每年3萬噸以上,是世界多晶硅行業名副其實的巨無霸。
最后,從產能、產量分布區域來看,中國多晶硅產地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等省,尤其是江西多晶硅產量更是業界矚目的焦點,其大規模的光伏產業園、爆炸式的增長速度為國內多晶硅供給量迅猛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江西多晶硅產能有望占到全國四分之一,從而獲得“多晶硅之鄉”的美譽。
某業內人士指出,多晶硅產能、產量的布局呈現明顯的區域化特點,各地區紛紛依托自身優勢開展多晶硅生產。然而,目前多晶硅行業正處于調整階段,優化產能、調整結構是行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國家相關部門、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多晶硅企業的疏導,進一步優化產能布局,為多晶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從多晶硅行業整體發展狀況來看,2010年頒布實施的多晶硅行業進入標準有些過時,諸多細則應盡快修改完善。相關部門應盡快提升多晶硅企業進入標準,嚴格項目審批程序,以期從源頭上淘汰落后產能、過剩產能。(來源:互聯網)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