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計劃全面“限塑” 華人外賣和打包業務或受影響
受中國禁收“洋垃圾”影響,歐盟加快了整治塑料垃圾的步伐。近日,歐盟提出三個“R”觀念,即:減少(reducir)、再利用(reutilizar)、再生產(re-producir)。此外,歐盟還定下目標,旨在2030年,實現歐盟居民家中所有塑料產品都可以重復使用。這就意味著一次性塑料產品將很難進入歐洲。這一政策如果落實,那么華人經營的外賣和打包業務方面的成本則會上升,相關產品的營業額也會受到影響。
盡管這個目標在今天看起來完全不可能實現,但塑料垃圾對環境的破壞卻可以直觀地預見:到2030年歐洲將耗資2300億歐元來整治塑料垃圾,且340萬噸塑料垃圾將提升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目前,歐洲是世界上第二大塑料生產國(僅次于中國),在整個歐洲范圍內,將近5萬家企業和160萬歐洲人的生計都依賴于塑料產業鏈條,2016年,這項產業甚至創造了3500億歐元的營業額。
限塑后,將有8萬名員工面臨失業?
縱觀西班牙,塑料產品是4000家企業和8萬多個員工賴以生存的產業,業務量高達260億單。根據歐盟委員會于今年1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歐盟成員國當中,每年總共產生255噸塑料垃圾,其中40%被焚燒、30%垃圾被填埋,僅有30%被回收,也就是說,有70%的塑料垃圾威脅生態環境。
令人擔憂的是,像西班牙這類旅游經濟體發達的國家,海灘上有84%的垃圾都屬于塑料垃圾。根據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保護環境的非政府組織)的數據,地中海底部的垃圾組成部分中,有96%都是塑料垃圾。歐盟專家給出的另一個讓人震驚的數據:在位于北大西洋的北海,94%的鳥類胃中有塑料垃圾。
那么這些塑料垃圾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自然分解呢?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圖表顯示,像我們點外賣常用的一次性餐具,自然溶解的時間都高達50年以上。專家預測,到2020年,塑料垃圾的余量將比40年前多出900%,每年超過5億噸。為此,歐盟該如何妥善解決塑料垃圾?
中國對“洋垃圾”說“不”!
將塑料垃圾出口到中國,這是歐盟長期以來采取的塑料垃圾補救措施。在過去的30年時間里,中國從歐洲進口大量廢棄紙張、塑料和金屬廢物用于再生產,但這一歷史時期在今年3月1日徹底結束。
據統計,2017年西班牙向中國出口價值3500萬歐元的塑料垃圾,海關表示重量達到11.5萬噸。西班牙可生物降解和堆肥塑料協會的技術總監Jordi Simón強調,可生物降解材料雖然對保護環境有利,但并非塑料垃圾的解決方案,也不是所有東西都能用可生物降解材料代替普通塑料材質來生產。
整治塑料垃圾將如何影響旅西華人?
不僅歐盟在采取行動以減少塑料垃圾帶來的危害,西班牙同樣也開始打擊一次性塑料產品。Podemos黨建議在2020年,全面禁止銷售和進出口一次性塑料產品,包括一次性餐具、紙杯、吸管等等。同時爭取塑料產品中至少有50%采用可生物降解材料,到2025年,將這一占比上升到60%。
一旦Podemos黨的提議通過,華人餐館和華人倉庫、百元店的生意必將受到影響。首先在外賣行業剛剛興起的西班牙,一次性的包裝盒將禁止使用,餐館提供的餐盒必須是可循環利用的產品,這必將增加餐館的經營成本,從而導致外賣價格的提高;另一方面,華人倉庫和百元店的經營范圍也會縮小。
而更加直觀的影響便是現在很普遍的生活便利將消失。
- [責任編輯:liuzhengro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