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歐盟即將對中國光伏企業提起反傾銷調查,這可能使國內光伏產業雪上加霜。國內幾大光伏龍頭企業為了引起政府的注意,除了上京向中央陳情,還醞釀萬人停工1小時的工業行動。不過,此舉被政府勸阻。
實際上,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的困境并非是不可預測的。中國光伏產業的產能過剩,并非是今年才出現。2011年,全球的光伏裝機需求量約為27吉瓦,但光伏產能卻超過了50吉瓦。其中,僅中國自己就至少擁有30吉瓦以上的產能。2006年時,江蘇全省的光伏相關企業只有不到100家,而到2011年年底,這個數字已激增到了1100家。
不過,業內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某光伏企業管理人員就稱,就光伏發電的應用前景來說,未來需安裝的光伏電站還很多,甚至“這點產能根本不值一提。”業內人士稱,“如今光伏企業面臨的困難局面,不是由于光伏企業無能,而恰恰因為太能干了,我們有著同行業全球最高的勞動生產率,有著最先進的工藝和技術,處于行業最頂尖的企業當中”。但為什么中國企業現在面臨困局呢?阿特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表示,“外部的環境是我們無法把握的,我們只能努力爭取,并在此期間,盡力做好自己企業的事情”,“今年的出貨量總體來說并沒有多少下降,只是由于單價降低,毛利降低,造成了如今這樣的局面。”但是,即使企業的困境來自于外部環境,外部環境也并非是不可預測的。
全球最大的光伏消費地區是歐洲,而歐洲國家(如德國、西班牙)早就開始了削減對光伏發電的財政補貼政策。如果持續對行業和市場進行跟蹤,是能夠提前發現市場趨勢的。但遺憾的是,大部分國內企業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寧愿成千萬成億的虧損,也不愿花個幾萬元去了解信息、了解趨勢的變化。因此,每一次市場大變化,它們總是成為受害者。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