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華爾街日報》中文網頭條標題性——“中國國有資本撬動世界石油生產”, 頗有煽動。在中國投資容易被政治化的國際市場,這種描述頗為惹眼。
的確,中國企業近年來一直在努力從全球購買石油資產。有外資券商的統計顯示,中國企業從2009年以來完成的海外油氣資源并購交易金額已經超過500億美元。最近一筆收購交易是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上周表示將以1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加拿大的大型石油生產企業尼克森(Nexen)公司,如果該交易能突破華盛頓和渥太華的監管屏障,那么中國的能源收購規模將進一步提高。
此外,中國在委內瑞拉、巴西、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還有數百億美元的貸款換石油計劃。匯總公開數據可以發現,如果把Nexen的產量計算在內,中國主要石油企業的海外產量保守估計將大致相當于世界第15大原油生產國挪威的總產量。
中國的全球能源投資影響有多大?有外資分析師認為,在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能源需求出現猛增之際,來自中國的投資從一個方面壓制了能源價格的上漲。許多原本無法啟動的能源開發項目,正是因為中國的加入才得以開發。如中石化集團前不久拿出25億美元投資美國五個頁巖氣區塊,這些區塊歸美國戴文能源公司(Devon Energy Corp.)所有,中石化僅持有區塊33%的股權,卻負責為這些區塊上的勘探活動提供約80%的資金。
此外,中國資本還幫助提高了已有項目的產量。中石化2009年以72億美元買下的子公司Addax Petroleum已將原油產量從2009年的680萬噸提高到840萬噸。中石化在2010年以71億美元價格收購了西班牙公司Repsol YPF SA在巴西資產的40%股權。這筆交易為Repsol YPF在巴西附近海上的油氣勘探和生產活動提供了資金來源。從那時起,兩家公司在Campos、 Espírito Santo和Santos這三塊近海盆地都宣布發現了油氣資源。
雖然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能源收購仍帶著有色眼鏡,但如果總是帶有偏見顯然是不明智的。在全球經濟低迷之下,誰能拒絕來自中國的出價甚高的能源投資呢?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