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占地約500余畝、總投資6億多元的賽維LDK多晶硅片四期生產線擴建項目,自2009年11月27日開工建設以來,工地上依然雜草叢生,荒蕪蕭條。隨著美國、韓國的低價光伏太陽能多晶硅產品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光伏企業已有8成陷入停產境地。國內光伏龍頭江西賽維LDK,因為無法兌付一筆5億元的信托貸款,不得不由江西省財政出面先行兌付。
6月29日,江西賽維LDK光伏公司稱,因向華融信托借入的一筆5億元信托貸款無法兌付,由江西省財政“賽維LDK穩定發展基金”先行償還。由賽維向華融再作5億元的信托計劃,發行成功后將資金歸還給江西省財政。
由地方政府“埋單”企業虧損,只是國內光伏企業全行業虧損的縮影。來自美國、韓國等多晶硅生產大國的低價多晶硅產品,對中國多晶硅產業造成了重大沖擊。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5月,自韓國進口增加了12.11%,價格下降了62.32%;自美國進口則增加了94.51%,價格下降了67.07%。
同時,受美國對中國光伏組件展開“雙反”調查和初裁沖擊,中國光伏組件產業的出口幾乎陷入停頓。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43家多晶硅企業中,僅有8家勉強開工生產,其他80%的企業已經停產。
20日,江蘇中能、江西賽維、洛陽中硅、重慶大全等4家國內多晶硅企業共同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對來自美國和韓國的多晶硅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認為,國內多晶硅產業應奮起自救,糾正不公平貿易行為,維護國內產業的合法利益。(來源:齊魯晚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