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從去年年底至今,隆基股份屢次調整了硅片價格,按照我們的測算,約降價了近18%左右,您認為今年年底單晶硅片會達到什么價格?多晶硅片的情形又會如何?
鐘寶申:在我看來,降價是正常的行為。我們是理性的公司,就算降價,對于幅度的把控有信心,以不會犧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為客戶提供價值。至于多晶價格,我們還無法預測。
問題:現在企業的主要產品利潤率似乎在降低,您怎么看?
鐘寶申:你說的這一點是事實。如今的硅片利潤率確實不如去年第4季度,但我們無法得出年底硅片會達到多少價格的具體答案。這是因為,多晶硅的價格并不好判斷。首先,對方的價格不清楚,第二競爭較多。但即便(各方價格都在下滑),我想單多晶都有足夠能力來應對。
問題:目前硅片價格是4.55元/片,2月份的硅片用的是1月多晶硅,價格較高。而去年同期,硅片價格是6元以上,多晶硅價卻比現在還要略低一點。那么隆基股份現在降價,怎么保證企業的有效運營?是不是吃虧了。
鐘寶申:先說一下多晶硅價對我們產品的影響。當原料價處于低位時,我們的硅片又供不應求,對隆基股份一定是利好的。但當多晶硅跌價時,我們用之前的多晶硅來制造現在的組件,一定吃虧。這是正常的波動,我們早就意識到這點了,也把這一規律理解透了。
但你要知道,硅片的定價波動(即低價)是短期行為,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另外,雖然現在看似硅片價格在下跌,但我們上游的多晶硅價也下來了啊,最近兩周(上游多晶硅價格降價)就是一個例子。
另外,隆基股份也在依靠自身技術進步來降低成本。現在,我們的每片單晶硅的利潤確實沒有價格高企時多,但并不影響公司健康發展。
問題:目前組件和單晶硅片庫存是怎樣的?
鐘寶申:組件方面,1月份一直下大雪,2月馬上到春節,所以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內,中國供應方面交貨不多。國內備貨大概是200兆瓦~300兆瓦的樣子。而出口貨物交付量較多,1月出口量占公司整體銷售量的比重較高。而硅片端,我們不超過1周的庫存。
問題:您認為今年的戶用市場,有哪些不確定因素?
鐘寶申:對于戶用,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不是隆基股份的判斷。我認為,在國家沒有政策限制的情況下,會繼續同比2017年高速增長。但到了2019年、2020年,即使沒有政策限制,也會有一定的變化。現在更多人看到了戶用市場不錯,進入其中挖掘機會,所以他們也會做得風生水起,越來越有能力。而新人進來后,也要比去年干得多,推動和參與者都多了。但當全國各地都安裝了戶用光伏并達到一定比例時,問題就出來了,變壓器有一個容納的問題。因此,未來有些地區會逐漸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
隆基樂葉董事長助理王英歌:去年在戶用出貨方面,隆基股份可能超過450兆瓦(該數字還要以上市公司的最后公告為準),公司的定位是專心做好自己的產品,面向戶用市場,以產品為中心,向客戶提供一些服務。
行業角度看,去年有說法是,全國的戶用光伏安裝達到2GW,實際上各方都沒有掌握確切的統計數據。我們認為,今年山東和浙江應會繼續發展。如浙江有百萬屋頂計劃,分到每個市、每個縣都有一定的數量。中部地區如河南等地也有機會發展。就西部地區看,戶用市場還沒有真正地發展起來,大家的認知也還不夠。就像董事長(鐘寶申)說的那樣,今后戶用在安裝量上來之后,發展趨勢是從快到平穩、市場也會逐漸進入新的階段。
問題:您如何看各個產業鏈的洗牌情況,如多晶、單晶硅片、組件及電池等。
鐘寶申:要知道,市場經濟的本質是“過剩經濟”,有人會不斷進來,把那些差的公司淘汰,優秀的繼續保留,這一點首先需要理解。其次,中國和全球企業雖然曾發生過財務危機,但是即便是在2012年,光伏產業的增長率依然有7%。
從我們的判斷來看,2018年,光伏產業的發展是向上增速的,可能會繼續高于2017年,但競爭環境也將惡劣,只是程度還不確定。硅片的過剩度,這兩年也許是要高一點。
從隆基股份這家上市公司來說,我們的數據都是十分透明的。而企業也在不斷增強自己的規模,做大產業。2018年,隆基股份的單晶硅片規劃產能28GW,單晶組件規劃12GW,2019年單晶硅片產能36GW,2020年規劃產能45GW。
問題:最近大家在爭議“超跑”計劃雙面電池的效率標準,您對此持什么觀點呢?
鐘寶申:雙面和單面電池本身是很不同的技術,如果使用同類技術標準就很奇怪,明明技術差異十分大。
“超跑”計劃推出的初心,是推動未來3~5年中,最低成本的電池技術路線,讓這類路線得到相應支持。也就是說,“誰的成本最低,(政府等各方)就支持誰。”
其間,雙面電池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技術,要從它的價值上進行評價。既然另一面能多發電,為何不認可?
其次,現在雙面電池能做好的公司有多少家?應該不多吧。沒必要去打壓雙面電池,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評價。任何事物,要根據對方的不同特點來適應,要能識別它的優勢在哪里。
我覺得,有些觀點并沒有站在產業發展的戰略角度來看待,我們還是應從本心出發。國家政策上看,未來3到5年,就是要推動那些能夠量產最低成本的產品來引領市場,這是最核心、最根本的。所以,隆基股份在做單面單晶硅電池時,就自己創出了世界紀錄。而雙面電池能使產業快速降本、讓產業快速降補貼,有何不可?應給予這類技術合理而正確的評估。
問題:隆基股份現有資產和營收狀況如何?電站業務發展情況如何?
王英歌:2017年9月31日,企業總資產是294.86億元,營收108.4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2.41億元。
在電站業務板塊目前也處于國內前列,隆基新能源作為隆基股份電站業務的全資子公司,其核心業務包括分布式電站的開發、EPC,以及單晶高效光伏發電系統解決方案,2017年上半年完成工商業電站564GW;隆基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主要涵蓋的業務有地面大型電站開發、EPC,以及光伏發電業務。
問題:在研發投入上,企業的節奏是怎樣的?
王英歌:2017年,公司繼續加強研發投入,上半年累計投入44,408.94 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08%,新技術和新工藝快速應用于規模化生產,在成本控制和高效產品創新方面成果顯著。截至2017年12月底,公司累計獲得各類已授權專利355項,在單晶生長、硅片切割和新型電池組件工藝等方面不斷突破。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