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年來我國稀土開采無序、亂采濫挖現象普遍,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的情況,環境保護部于2011年啟動了稀土行業環保核查,并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4月發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稀土企業名單公告。
從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了解到,目前仍有眾多稀土企業尚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根據商務部的規定,稀土企業在2012年7月底前仍未通過環境保護部環保核查的,商務部將不再對其下達出口配額,所余配額另行分配。稀土整頓到了關鍵時刻。
稀土企業必須落實整改意見并進行實質性環保投入
稀土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否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對我國稀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影響。能否進行實質性的環保投入,是企業落實環保核查整改意見的關鍵。那么,實質性的環保投入是多少?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表示,盡管稀土產業在一些地方的地位比較特殊,稀土生產對環境的破壞存在一些歷史的原因,但是,稀土企業必須真正落實整改意見,并進行實質性的環保投入,這一點不可動搖。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掛牌后,對全國稀土產區進行了調研。據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馬榮章介紹,稀土環保核查目前看是推動企業投入最多、最具成效的手段,核查工作開展一年多來,各稀土企業計劃投入40多億元進行環保整改,目前通過核查企業已完成投入20多億元,江蘇、江西每家企業平均投入達2000萬到3000萬元。廣東某稀土企業將過去的污染治理設施全部推倒重建,一次性投入改造資金近3000萬元,污染防治水平大幅提高。
這僅僅是企業用于污染治理設施改造的投入。此前,工信部官員曾在中國稀土協會成立大會上透露,僅江西贛州一地的稀土環境治理成本就將達到380億元,而江西省稀土行業的年利潤合計只有65億元。若想把稀土行業歷史欠賬全部還完,仍需繼續投入大量資金,而非一日之功,稀土行業整治任重道遠。
任務雖然艱巨,但必須要腳踏實地去做。此前環境保護部下發的《關于深入開展重點行業環保核查進一步強化工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確:“對于行業環保核查發現的不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企業,各級環保部門應嚴格審查其各類環境保護行政許可申請,嚴格審查其進出口固體廢物和危險化學品申請,不予受理其上市環保核查申請,不給予環保各類專項資金支持,各級環保部門不得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環保守法證明文件。”充分表明了環境保護部嚴格環保核查、堅決落實國務院文件的信心和決心。
環境保護部對稀土企業的環境監管和整改要求能否得到切實執行,必須出重拳,用重典,需要多個部門的有效聯動,采取綜合協同措施。
據了解,商務部于去年12月27日公布的2012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額已與環保核查結果緊密掛鉤,其中11家公司獲得首批出口配額,按其全年應得配額量的80%下達,共計10546噸;對部分尚在進行環保核查的20家企業,商務部預留并公布了其第一批應得配額量17808噸,但暫未下達,待其通過環保核查后即行下達。稀土企業增值稅專用發票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下達第二批指令性生產計劃中明確提出,達不到排放標準要求,在稀土環保核查中明確要求停產整改或關閉的,不予下達指令性生產計劃,對通過環保核查的企業適當增加指標。可見,稀土行業整治強有力組合拳已經打出。
李克強副總理在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充分肯定了稀土等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取得的成績,明確指出:“加強重點行業環保核查,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了貢獻”。同時要求:“對現有重污染企業,要深入開展環保核查。”2012年4月底,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在全國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以環保核查和清潔生產為重點,著力推進重點行業污染防治,全面開展稀土、制革、鉛蓄電池和再生鉛等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嚴格開展上市環保核查和后督察。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