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礦要從根本上轉變發展方式,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制訂短期、中期、長期行動計劃,對未來3年、8年及18年的發展做出統籌安排。”日前,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五礦)董事長、黨組書記唐復平在年度工作會上對中國五礦2017年取得的成績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2018年的重點工作方向。
2017:資源開發、重點項目推進亮點多
據了解,2017年,中國五礦實現營業收入5000億元、利潤總額130億元,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創歷史新高。這些成績有賴于中國五礦在降低成本、科技創新、資源開發經營、工程建設、重大項目推進等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成本方面,中國五礦的成本費用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兩金”(應收款和存貨占用資金)占用增幅遠低于營業收入增幅;
經營性現金流連續3年凈流入超過300億元;
資產負債率同比降低2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同比提高0.04次;
2014年~2017年,中國五礦鐵精礦完全成本下降了31%,鎢精礦完全成本下降了15%。
新方面,中國五礦全年新增專利數3709件,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3項。
在資源開發方面,邦巴斯銅礦全年滿產運行,生產高品質銅精礦含銅45.4萬噸;澳大利亞杜加爾河鋅礦項目提前建成投產,達產后將年產鋅精礦含鋅約17萬噸,位居世界十大鋅礦之一;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礦平均達產率107.3%。
中國五礦金屬礦產品實際經營量同比增長17.3%,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銅、鋅產量和儲量列全球前10位,鎢、銻、鉍資源儲量居全球第1位。
在重點項目方面,越南迄今最大投資項目、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臺塑越南河靜鋼廠1號高爐成功點火,實現中國特大型高爐核心技術和裝備整體出口,技術水平達世界最先進水平;馬中關丹產業園聯合鋼鐵項目軋鋼單元率先建成;簽約2022年冬奧會核心重點工程——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項目;五礦鹽湖一里坪等三大新動力項目按預期推進;曹妃甸國際礦石交易中心項目簽約;銅鉛鋅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2017年,中國五礦所屬中冶集團新簽合同額突破6000億元,2015年起連續3年每年增加1000億元。其中全年新簽冶金工程合同額786億元,同比增長44%。
2018:繼續深化國企改革
“成為世界一流的金屬礦產企業集團”“保障國家金屬資源供應”“資源保障主力軍、冶金建設國家隊、產業綜合服務商”——這是中國五礦擬訂的2018年新發展戰略。
針對該發展戰略,唐復平對2018年中國五礦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提出10個工作重點——
進一步優化總部機構職責,按照以管資本為主的方向推動集團管控模式變革;
規范子公司董事會建設,調整優化二級企業本部機關職能;
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開展子公司股權多元化改革;
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
進一步深化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調整優化現有產業布局;
積極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用新體制新機制促進新業務發展壯大;
研究推動中央企業產業合作和重組整合;
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圓滿完成專項任務;
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有機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各個環節。
唐復平明確要求,中國五礦要針對10條改革重點形成具體改革任務,明確工作成果、時間節點和責任部門,于2018年初建立臺賬,年底驗收評價,工作成果與年度考核銜接。
在部署2018年的具體工作時,中國五礦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國文清提出,中國五礦要抓好6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以金屬礦產、冶金建設、貿易流通、金融地產為基礎,著力構建中國五礦“四梁八柱”業務體系,明確各業務頂層設計和發展規劃;
二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闊步邁向價值鏈高端;
三是升級市場開拓模式,形成國際國內齊驅并進新格局;
四是深層次推進“瘦身健體”,筑牢提質增效基礎;
五是抓關鍵環節和主要矛盾,不斷強化管理管控;
六是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作風新作為。
中國五礦還對新時期金屬礦產領域的發展趨勢做出了判斷:隨著全球經濟趨勢向好,中國經濟發展空間更加廣闊,金屬需求繼續保持增長,供給在一段時間內仍將維持短缺狀態,金屬礦產品將進入新一輪穩步發展期。對于具體的金屬品種,據中國五礦方面判斷,有色金屬發展趨勢將明顯好于黑色金屬,銅、鉛鋅、鎳、鋁等大宗金屬和鋰、鈷等新能源新材料小金屬或將迎來新的增長。
來源:中國鋼鐵新聞網
- [責任編輯:王可]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