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煉級氧化鋁精煉廠2025年投產Inalum不再進口氧化鋁
印尼亞沙漢鋁業(Inalum)公司預測在未來8年,位于西加省曼帕瓦市的冶煉級氧化鋁精煉廠(SGAR)于2025年全面投產后,將不再進口鋁原材料氧化鋁。
Inalum公司人力資源和總務總監洛查克(RozakHudioro)昨日在蘇北省巴都巴拉(BatuBara)縣瓜拉丹絨說:“當SGAR工程投產時,Inalum可能停止進口氧化鋁。這一向以來從澳大利亞進口的氧化鋁可停止了,因為那時國內有能力生產。”
他稱,在東加省TanahKuning鄉鎮興建的冶煉廠投產后,降低了公司進口原材料的生產費用,效率就更高,因為公司無需花費巨額外匯進口氧化鋁。
目前,Inalum在蘇北省瓜拉丹絨的鋁錠年產能為26萬噸,于2022年的年產能可增至50萬噸。他解釋,這一向以來公司的氧化鋁進口量每年達50萬噸,每噸價格400美元。“那意味著,公司每年為進口氧化鋁而撥出的資金大約2萬美元,”洛查克說。
公司在Mempawah的氧化鋁廠降低了公司進口氧化鋁的成本。除此之外,氧化鋁廠能節省外匯而氧化鋁價格更穩定,因為國內有能力生產,而國內的鋁土礦原料供應充足。
鋁土礦是制造氧化鋁的原料,而國內的鋁土礦儲量大,所以應盡可能地用于支持國內鋁下游化。
根據去年的數據,國內的鋁需求大約80萬噸,而Inalum作為印尼唯一鋁廠的產量,只能滿足其中26萬噸需求。
有鑒于此,Inalum要擴大生產能力來滿足國內的需求。據記載,位于Mempawah的SGAR冶煉級氧化鋁精煉廠建設工程,進入可行性研究的完成階段。按照計劃,可行性研究于2018年完成,工程于2022年動土開工,然后于2025年開始投產。
冶煉級氧化鋁精煉廠在初始的鋁錠生產能大約50萬噸,在第二階段的生產能力增至100萬噸,然后生產能力再增至150萬噸。雖然如此,洛查克提醒說,這座氧化鋁精煉廠需要充足的電源供應。“燃料成為冶煉廠運營中的zui大成分之一,”他表示。
市場點評:印尼礦產品自2014年政策禁止出口到2017年開放礦產品出口,對中國影響突出,在國內紅土鎳礦缺少以及中國鋁產業對原料鋁土礦氧化鋁需求依賴進口情況下,中國企業紛紛走出進行國際產能合作,在印尼,馬來西亞,南非,贊比亞,澳大利亞等資源國進行海外布局,提升國內,國際市場地位,據悉印尼擁有19億噸鋁土礦資源,而中國幾大鎳鐵企業已在印尼布局從原料,冶煉廠到不銹鋼產業。印尼近幾年不銹鋼業發展越發突出,2018年印尼不銹鋼產量將達到100萬噸,今后幾年印尼以每年100萬噸產量的速度增加。
- [責任編輯:tianya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