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劉振江、常務副會長顧建國在北京會見了來訪的世界鋼鐵協會總干事巴松。雙方就中國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情況、鋼鐵產能過剩全球論壇相關情況、中國鋼鐵工業的未來發展和煤炭減量應用等進行了交流,并就世界鋼協加強與中國鋼鐵行業的聯系和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關于中國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情況,劉振江介紹說,2016年以來,中國已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15億噸,并徹底清除了“地條鋼”產能,鋼鐵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已基本解決,企業設備利用率和鋼材價格都回升到了合理區間,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重新安置職工20萬人。中國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為全世界作出了貢獻,促進了2017年世界鋼鐵市場的復蘇。中國積極參加鋼鐵產能過剩全球論壇,積極在各種國際場合介紹中國去產能的努力和成效。但是,世界上仍然存在不少“雜音”,他們并不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有的歪曲事實,有的故意說事,有的只讓別人去產能自己卻不去,這叫“世界亂象”。
巴松表示,完全同意中方的觀點。有些國家不認同中國在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作為世界鋼協總干事,他在各種場合都表達了對此事的認識:一是中國鋼鐵市場好轉、出口下降,說明產能是真的減少了;二是要注意到中國在化解過剩產能的同時,徹底清除了至少6000萬噸的“地條鋼”;三是要注意到中國采暖季限產影響的鋼鐵產量。這些都對鋼鐵市場的恢復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關于鋼鐵產能過剩全球論壇,顧建國表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決定成立鋼鐵產能過剩全球論壇并確定了3年的工作議程。在各成員經濟體的共同努力下,論壇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世界鋼鐵市場逐步恢復。論壇是政府間機制,政府部門會研究其未來發展,中鋼協將一如既往積極配合參與相關工作。巴松對此沒有異議,贊賞中國通過自己的切實行動對鋼鐵產能過剩全球論壇作出的突出貢獻。
劉振江和顧建國感謝巴松對中國去產能的認同和客觀的評價以及對中國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世界鋼協和巴松多給中方機會,讓世界了解有關中國的真實情況。
巴松表示,將繼續支持中國,并利用各種機會介紹中國的情況;邀請中方參加明年3月份在法國巴黎舉行的國家和地區行業協會領導人會議以及明年4月份在印度孟買舉行的世界鋼協春季理事會并發言。
劉振江表示積極支持和參加上述兩個會議,并將認真準備真實、權威的發言材料。
巴松表示,世界鋼協的專業委員會每年將帶研究成果來中國進行2次-3次的介紹和交流。劉振江、顧建國表示贊同和支持。
關于中國鋼鐵工業的未來發展、鋼鐵工藝流程轉變和廢鋼出口是否太多等問題,顧建國表示,中鋼協正在做“中國鋼鐵工業發展戰略和路徑”的研究。在去產能的同時,中國也在努力進行工藝流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和地域分布的調整。總的來看,未來高爐流程會減少,電爐煉鋼會增加。在未來幾年內,電爐鋼比例可能會由目前不到10%提高到15%-20%。至于廢鋼出口是否太多,顧建國表示,長流程煉鋼可以多用廢鋼,但也不是無限制的,廢鋼消耗的增加也包括電爐煉鋼。今年某些月份,南方出口廢鋼較多,主要是因為清除“地條鋼”以后,短期內市場上廢鋼,尤其是輕薄料較多。目前,中國正在加快消納廢鋼,今后若干年內不會大量出口廢鋼。
雙方還就“337訴訟案”和“232條款”等問題以及世界鋼協2020年年會舉辦地方案等進行了交流,對煤炭逐步減量應用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并形成了基本共識。
- [責任編輯:Wang Liny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