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籌備已久的包頭稀土電子交易所將于8月8日正式掛牌。該機構被定位為“全國唯一稀土產品電子交易所”,擔負規范市場秩序、彰顯市場話語權的任務。從目前業內普遍態度看來,該交易所即使開始運行,短期內也未必能推高稀土價格。與此同時,交易所還正面臨著交易機制是否合理、物流體系是否完備、交易品是否豐富三大考驗,合理性受到質疑。
還有部分民營貿易商直言,在該電子交易平臺成立初期,不會考慮參與交易。
消息顯示,經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包頭稀土產品電子交易所將于8月8日在稀土開發區金融廣場掛牌。而當天也是一年一度“包頭稀土產業論壇”的舉辦日。
據稱,包鋼稀土已聯合占全國稀土生產、貿易總量90%的十幾家中央及地方骨干國企參與組建這個電子交易所。發起人已經就交易所的交易模式、建設地、股權、承擔責任與義務等初步達成共識,并委托包鋼稀土具體辦理。但是,掛牌并不表示正式上線運行。
市場對于稀土交易平臺組建的預期已久。按照規定,這是純現貨交易平臺,其經營范圍不得包含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管理、倉單交易。稀土市場體量較小,但戰略意義近年來被重點強調,因此該交易所建設的目的在于規范交易機制,理順價格體系,并幫助穩定中國對稀土價格的影響力。但該平臺是否能順利運作,受到頗多質疑。多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要取得業界的認同,該交易平臺至少面臨三重考驗。
首先是交易機制的設立是否合理并能夠為大多數用戶接受。
從目前披露的發起人身份來看,稀土交易所是典型的“國企俱樂部”。而其中,包鋼稀土又以全球最大稀土供應商的身份占據主要位置。其輕稀土產品在平臺上的報價,將很大程度影響交易結果。
“但包鋼稀土能否代表全國?”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均提出此疑問。由于有關方面希望平臺的交易結果成為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價格,因此,若該平臺撮合的交易并不能受到市場的普遍認同,而只是一家或幾家大企業“自娛自樂”,則平臺成立的意義也大打折扣。
“買家永遠希望更便宜,賣家永遠希望更高價,所以交易機制是否公平,用戶體驗是否良好,是決定這個交易所能否正常運作最重要的因素。”國內一家從事鋼鐵現貨電子交易平臺的企業高管對記者表示。
但負責籌建工作的包鋼稀土副總經理李忠拒絕對交易機制進行介紹,只有一家中型稀土貿易企業、同時也是包鋼稀土貿易伙伴的企業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上半年籌備組曾就稀土交易所相關事宜進行過介紹,當時提及交易保證金的比例為20%。 “我們會關注,但是成立初期肯定不打算參與交易。”上述負責人表示。
其次,交易品種能否完備、參與的市場主體是否豐富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據知情人士介紹,相關部門要求各參與發起的國有企業都要拿出部分貨源在該平臺交易。但是,在交易所交易的品種,只能是各項手續完備、合規合法的貨源。 “至少應該有稀土專用發票才能參與交易。”上述稀土貿易商說。但是,目前不帶發票的稀土交易還占據大量市場份額,且價格更低。這就決定了處于灰色地帶的企業不可能參與到平臺交易中。
此外,以包鋼稀土占全國40%的供應量而言,無疑對輕稀土市場有很大話語權,但在重稀土的交易方面則沒有優勢。重稀土產品主要集中在江西、廣東、福建等南方省份,而當地都已經有省級稀土企業掌控產銷。 “如果沒有行政命令,要求他們必須將多少貨量放到平臺上交易的話,他們很難有充足動力投放大量貨源。畢竟在一個并非自己主導的公共交易平臺上,他們原來的議價優勢將被削弱。”分析人士表示。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江西已經在去年成立了贛州稀有金屬交易公司,希望借此進一步提高贛州稀土、鎢等稀有金屬產品的市場地位。
此外,如果轉為電子平臺交易,則至少需要增加會員費和交易手續費兩項成本。
最后是倉儲物流。業內表示,要構建起成功的電子交易平臺,“并不是上一個網站就可以”,合理的物流配備將決定該平臺交易的品種是否能夠最大限度規避由數量、品質、資信帶來的風險。是否建設有指定的交割倉庫,品質是否有專人監管,都將考驗包頭稀土交易所的專業程度。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