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網站一則“世界最大鎢礦”的“頭條”消息,將廈門鎢業引入了“輿論的旋渦”。
該消息稱,江西省武寧縣大湖塘鎢礦已探明的鎢礦儲量高達106萬噸,潛在經濟價值為3000億元,并稱廈門鎢業參與九江的合金項目及鎢礦勘探工作。
廈門鎢業6月6日晚間發布公告,緊急撇清自己與“世界最大鎢礦”的關系,稱未投資參與江西武寧大湖塘鎢礦勘探開發,而投資參與武寧縣大湖塘鎢礦開發的為其兄弟公司廈門三虹鎢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門三虹”)。
但《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廈門鎢業董事長劉同高不僅為“世界最大鎢礦”礦主江西巨通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江西巨通”)的法定代表人,廈門鎢業的多位高管也是江西巨通的董事。而廈門鎢業與廈門三虹共同實際控制人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在其網站稱自己擁有全資、控股、參股的企業18家,然而這18家企業中卻沒有廈門三虹的影子。
在廈門鎢業、廈門三虹以及江西巨通撲朔迷離的股權關系中,“世界最大鎢礦”的探礦資金來源也成了謎團。
廈門三虹“適時”介入世界最大鎢礦
即使廈門鎢業聲稱未投資大湖塘鎢礦,也無法改變一個事實:江西巨通的產能預期將由此增大,廈門鎢業將獲得更充足的供應,“自給率”將劇增。
傳說中的“世界最大鎢礦”——武寧大湖塘鎢礦礦區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贛鄂邊界的武寧縣城南西,與修水縣、靖安縣交界處的九嶺西,海拔標高1200米以上,距武寧縣城71公里。
據6月5日國土資源部網站上的消息顯示,大湖塘鎢礦已探明的鎢礦儲量高達106萬噸,潛在經濟價值為3000億元,并稱廈門鎢業參與九江的合金項目及鎢礦勘探工作。
江西地礦局副局長余忠珍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106萬噸的概念也非三言兩語能說清,“儲量由級別、礦石品位(礦石品位,指單位體積或單位重量礦石中有用組分或有用礦物的含量——記者注)來確定的”。余忠珍告訴記者,已探明儲量并不等于“可開采量”,他們目前還在進行更深層的勘探工作,投資方還沒有進行開采。
廈門鎢業證券事業部負責人則在回應“3000億”傳聞時稱,即使以106萬噸鎢金屬儲量計算,其實際價值也不足1500億元。況且,廈門鎢業并未投資大湖塘鎢礦的勘探工作。
記者在江西巨通內部獲知,江西省地礦局916大隊在大湖塘鎢礦北區石門寺礦段探明鎢金屬量75.85萬噸,平均品位0.185%;共伴生銅金屬量37.29萬噸,鉬金屬量3.17萬噸,銀金屬量422噸。而贛西北大隊在大湖塘鎢礦南區探明鎢金屬量30萬噸,平均品位0.174%。伴生銅金屬量24.36萬噸。大湖塘鎢礦(多金屬礦)總計探明的鎢金屬儲量105.85萬噸,超過江西總保量,并成為“世界最大鎢礦”。
不過即使廈門鎢業聲稱未投資大湖塘鎢礦,也無法改變一個事實:江西巨通的產能預期將由此增大,廈門鎢業將獲得更充足的供應,“自給率”將劇增。
廈門鎢業曾與江西巨通于 2011 年8 月簽訂《長期采購協議》,向江西巨通采購鎢精礦,協議有效期限至2014年8月。2011年廈門鎢業向江西巨通采購鎢精礦的關聯交易金額為1.03億元。
在與廈門鎢業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江西巨通到來之前,大湖塘礦區原本有六家企業開采。分別為武寧縣國有鎢礦所屬的石門寺鎢礦、大湖塘鎢礦、大嶺上鎢礦、獅尾洞礦區及石門樓鎮集體鎢礦一礦區、二礦區。
2006年2月開始,武寧縣對礦產資源進行整合,將上述六大礦區整合為大湖塘鎢礦南區、北區,兩本采礦權證都交給了江西巨通。
大湖塘鎢礦的勘探、開采大致經過三個階段,即1957~2006年小規模開發期,2006~2009礦產資源整合期及2010~2012大規模勘探期。江西巨通出現在第二期,而廈門鎢業及廈門三虹出現在第三期。(來源:中國經營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