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世界銀行日前表示,今年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約為2.5%,將創下經濟復蘇以來的新低。世行稱,發達經濟體在應對危機的同時也拖累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為此,世行建議,發展中國家應結束近年來所采取的對抗危機的模式,轉而重點關注中長期增長目標,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以及推進經濟結構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銀行的報告結論是建立歐洲金融問題基礎上、面向發展中國家的而言的。與世界銀行的看法不同,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的看法是,最大的問題不是來自發達國家通常看不起的發展中國家,而是發達國家自身出了大問題。這一看法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可能面臨一個長期衰退的全球經濟環境。
陳功指出,我們可能面臨著一場10年之久的全球性經濟衰退!除了眾所周知的歐元危機之外,還有不少問題值得關注:
首先是能源問題。目前全球主要消費的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以石油為例,近年來價格上漲幅度相當驚人,而圍繞石油美元的爭奪和沖突愈演愈烈,這讓全球經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原來便宜的東西,現在變得不便宜了,意味著全球經濟必然會發生一定程度上的重組,全球化也需重新思考和調整。
金融問題。華爾街的金融風暴實際只是一個重大危機發生的信號彈,后來發生的摩根大通銀行重大虧損說明,金融危機遠未結束,金融體系潛在的深層次問題還會接踵而來。雖然大量的衍生品交易是現實的金融生態,但幾乎失控的局面,制度創新完全跟不上金融創新的速度和規模,危機的發生便有一定的必然性。
技術創新,如工業革命一樣,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但在互聯網之后,這種技術創新的步伐開始減緩,有支配性影響力的技術創新遠未達到真正具有支配影響力的地步。雖然中國目前強調科技創新,但還不能對此做太大指望。實際上,在高科技領域,中國目前只是扮演了山寨小丑的角色。
生態問題。實際上,不僅中國的GDP建立在破壞生態的基礎上,全球各國或多或少地都是以“發展是硬道理”為理論基礎在謀發展。我們高于生活需要的生活水平,是以環境生態為代價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趨嚴重的生態欠賬,未來10年已經到了清算的時刻。
社會問題,整個世界因互聯網而變得空前緊密,卻并未因此而受益,相反日益陷入動蕩不安之中。突尼斯在阿拉伯之春的革命中引用了兩句古詩,3.5秒后,整個阿拉伯世界就都在念這兩句詩了。信息傳播速度如此之快,使得各種思潮都有機會在眨眼間泛起,在人們做好思想準備之前,就引導并固化了全球的主流思維模式,而無論其好壞。這是一種可怕的前景,令人擔憂的前景,這種擔憂在很多時候又會鼓勵更為極端的勢力出現,使得極端社會主義、種族歧視和貿易保守主義橫行,這就有可能加劇或是激發原本就已蠢蠢欲動、處于萌芽狀態的全球經濟衰退。
為什么是10年時間呢?
陳功表示,有三個原因,一是讓全球獲得重新穩定而起到支撐作用的是非洲,但非洲目前問題叢生,要達到基本的穩定,向世界重新提供一個廣闊的市場,需要大約10年時間。二是中東,中東從來就是一個火藥桶,伊斯蘭文明的變革過去沒有發生,但并不是今后不會發生,事實上它正在發生,而從動蕩走向穩定,繼續向全球經濟提供穩定而必須的能源,大約也需要10年時間。三是技術創新,新的具有支配性影響力的技術,同樣也需要10年時間才會為我們發現并加以廣泛利用。
那么在這10年全球衰退期間,中國可能有什么樣的機遇呢?
在陳功看來,中國面臨著史無前例的重大發展良機,因為全球經濟衰退就意味著全球經濟的結構重組。但問題是我們必須解決好內部的問題,社會更為開放,教育必須革新,只有一個開放的社會,才能凝聚全球資源,才能談得上在危機中崛起和發展,否則只能面對迅速崩潰的結局。
美國在全球衰退期間會被寄予很大的期望。美國自身擁有豐富的資源,預計到2030年,美國的石油資源已經全部自給自足,中國則正好完全相反。陳功認為,中國和美國攜手合作,則全球衰退期間兩國必然會崛起,否則真的會如四騎士降臨,全球陷入無比混亂的深淵。
未來十年全球難以避免地會陷入衰退和動蕩之中,這對中國來講既是挑戰,也是絕好的崛起時機。中國應抓住這次機遇,積極推動內部的改革和開放,并適時地與美國合作,為將來成為世界上的重要一極做好準備。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