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河鋼的到來,我的女兒有了生存的希望,我們這個家庭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我們有了未來。”談起河鋼,一位塞爾維亞女職工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自2016年6月30日完成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股份交割、7月1日起正式接管該廠以來,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生產經營、運營管理快速步入正軌,去年底實現了全面盈利,扭轉了斯梅代雷沃鋼廠連續虧損7年的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鋼加快走出去步伐,從產品走出去到積極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瞄準產業鏈中高端加快全球布局,代表民族工業、代表國家向世界展現影響力,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中國鋼鐵企業的力量,逐漸成為中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耀眼的“金名片”。
助“塞爾維亞的驕傲”重獲新生
塞爾維亞地處東南歐巴爾干半島中部,是連接歐洲和亞洲、中東和非洲的陸路必經之地。這也是河鋼緊緊圍繞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全球化戰略布局的考慮。在被河鋼收購之前,有著“塞爾維亞的驕傲”之稱的斯梅代雷沃鋼廠,由于經營不善,屢次被迫停產,5000多名員工面臨著可能失業的危機,亟需新的戰略投資者幫助企業恢復活力。河鋼收購斯梅代雷沃鋼廠以來,派駐塞爾維亞的技術團隊多達11批近200人,診斷并解決了鋼廠在設備、技術、信息化、工藝等方面的問題,通過管理、技術輸入、工藝改善以及配置河鋼全球優勢資源,使得連續7年虧損的鋼廠在被收購的當年底扭虧為盈,產銷量均達到2010年以來最高水平。今年初以來,河鋼塞爾維亞公司生產經營繼續保持著持續穩定的高水平,投資1.2億美元的裝備功能性大修改造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
斯梅代雷沃鋼廠的新生,讓塞爾維亞與中國的友誼更上一層樓。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塞爾維亞期間,專程考察河鋼塞爾維亞公司。斯梅代雷沃萬人空巷,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和平時期,一個國家的形象和實力,是靠經濟實力來體現的。中國企業成功走出去,所帶來的絕不只是投資本身,更重要的是對國家品牌的影響。”河鋼董事長于勇說。
從河鋼塞爾維亞公司,到河鋼南非PMC礦業公司,河鋼帶著過硬本領、帶著中國企業品牌價值走出去,堅持“利益本地化,員工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管理理念,“朋友圈”越來越大。目前,河鋼在五大洲30多個國家有70多個項目,在110多個國家有戰略伙伴和客戶,海外投資總額突破70億元,為1.2萬名海外員工提供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收購德高使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更上層樓”
河鋼與瑞士德高公司的合作被視為河鋼國際化的發端。2015年,河鋼完成收購德高公司51%股權的交割,成為我國首個收購國際成熟商業網絡的鋼鐵企業。
“在海外建設企業,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當地建立完善的營銷服務網絡。要在國外陌生的商業環境中形成順暢的商業流程,需要營銷和服務網絡來支撐。”在于勇的眼中,收購德高這樣成熟的全球化商業網絡,是我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我們現在不缺裝備、產品,缺的是全球范圍內響當當的渠道。”于勇說。
德高公司位于瑞士盧加諾的總部有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員工,在111個國家和地區從事商業活動,與全球331個鋼廠建立業務往來,產品銷往4.3萬家高端客戶。河鋼看重的,正是它對于企業未來成長的戰略意義。這筆收購讓河鋼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了自己的營銷網絡和網點,成為世界上營銷網絡最發達的鋼鐵企業之一,也讓河鋼獲得了高效整合配置全球資源、推進深層次產業合作和資本并購的能力,為河鋼拉開了全球化發展、大量培養國際化人才、大量使用國際資本的序幕。
因為成功控股德高公司,并在歐洲其他項目投資中為推進中歐企業合作共贏發揮了顯著作用,河鋼被授予國際資本峰會(ICC)中歐企業合作大獎,成為國際資本峰會創辦8年以來,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制造企業。
“世界的河鋼”謀劃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隨著河鋼全球影響力的持續提升,世界同行對中國鋼鐵工業的傳統認識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近10年來,世界鋼鐵協會對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視。世界鋼協技術委員會第48屆會議在中國召開期間,河鋼邀請來自奧鋼聯、韓國浦項、日本新日鐵住金、美國紐柯等11個海外鋼鐵企業和機構的技術負責人到有著“世界最清潔鋼廠”之稱的河鋼唐鋼參觀。在近距離感受河鋼唐鋼美如畫卷的廠區,并了解了綠色制造背后高效的能源利用、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精準的專業追求后,他們連連贊嘆:“世界最美的鋼廠在河鋼,在中國!”
走出去,讓河鋼人越來越自信。近年來,河鋼集聚全球技術創新要素,加快國際化人才隊伍培養,一幅初顯美好未來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河鋼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共同建設的可持續鋼鐵創新中心正式掛牌;加入世界鋼協汽車用鋼聯盟,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臥龍崗大學、烏克蘭巴頓研究所、普銳特、浦項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院校及企業加強合作交流,獲得瑞典國家冶金研究院支持會員資格;選派1名技術專家擔任世界鋼協技術委員會主席;職工周文濤在世界鋼協舉辦的第11屆模擬煉鋼挑戰賽上以絕對優勢摘下職業組桂冠。
從全球化發展揚帆起航,到形成基于全球營銷服務、全球鋼鐵制造、全球技術研發三大平臺的競爭優勢,一個“世界的河鋼”正大步向我們走來!
- [責任編輯:Zhanghuimi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