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綠色經濟是中國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里的重要核心精神之一。三和錳業作為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的民營企業,更是感到作為行業先鋒的責任重大。
“十三五”開局之年,三和錳業開始綠色經濟的全面升級改造。改造從硬件到軟件,從生產到人文,全方位立體有序進行。經過一年的努力,終于浴火重生。
三和錳業能從2004年年產能5000噸電解錳,做到現在年產能6萬噸電解錳的行業先鋒,靠的就是綠色經濟作為發展指引方向。
企業發展綠色經濟分兩步走:
第一步是生產綠色經濟。
何為生產綠色經濟?生產綠色經濟就是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從2004年進入松桃自治縣,我們就把目標定的與同行不一樣,因為只有節能降耗才是生產型企業的出路,只有清潔生產才是負責任企業的出路。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不斷探尋先進的科學生產工藝,敢于創新使用新設備,特別是在環保工藝方面,與中國環科院合作,一起探尋清潔生產、節能降耗的新天地。
經過幾年的摸索,今年三和錳業積蓄許久的力量終于爆發出來,開始了大刀闊斧的生產綠色經濟大改造。經過一年的大改造,我們從生產設備到環保設施,都走到了行業甚至世界先進水平。
永遠爭取環保做在別人前頭去,三和錳業才能在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引下,破繭而出,乘上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的順風車。
第二步是人文綠色經濟。
何為人文綠色經濟?我認為應該從企業文化、人文思想上做突破。只要企業擁有了類似于文明發展的眼光,把它落實到企業文化上,并消化普及,就能做到人人講環保、個個講綠色。
依托這個思想,三和錳業建設成為園林式生產企業,把人們印象中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電解錳工廠,變成了公園。讓所有人由內到外、由近到遠都能感受到企業的綠色經濟發展的信念,從本質上共同努力,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來源:貴州日報)
- [責任編輯:liujianw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