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記者從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今天(8日)召開的陜西省地質找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資源大省陜西地質找礦工作全面進入收獲期,已探明資源量巨大,經初步估算,全省新增礦產資源潛在價值,按90年不變價原礦計算約7.37萬億元。其中,鉬新增資源量107.54萬噸,超過世界級金堆城鉬業的原有規模,可再造一個“中國鉬都”。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王衛華說,2013年底,陜西省委、省政府決定啟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經過地質工作者的連續奮戰、強力攻堅,開創了陜西省綠色勘查、科學找礦的新局面。目前,地質找礦工作已全面進入收獲期,新增主要礦產資源量:金330.66噸、銀2400噸、銅30.1萬噸、鐵礦石6.98億噸、錳礦石702萬噸、釩187.53萬噸、鉛鋅265萬噸、鉬107.54萬噸、藍晶石2000萬噸、高純硅4.55億噸、石英質玉石礦原石資源量5.44萬噸、煤319億噸。
其中,鉬新增資源量超過世界級金堆鉬業的原有規模,為再造一個“中國鉬都”奠定了堅實基礎;旬陽棕溪探明銅資源量達8.15萬噸,是陜西省歷史上探明最大規模銅礦床的1.4倍;洋縣畢機溝釩鈦磁鐵礦區新增鐵礦石是該礦區歷史上探明資源量的4倍;紫陽縣朱溪河、嵐皋縣官元一帶圈定1億噸以上的大型鐵礦。經初步估算,全省新增礦產資源潛在價值,按90年不變價原礦計算約7.37萬億元。其中,財政投入的礦權處置后,預計國家可收繳資源收益1041億元(不含開采加工利用環節取得的直接和間接稅收),是省級地勘基金投入資金的76倍,為地方財政增收提供了穩定的來源。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Jiang Li Juan ]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