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當地時間6月10日上午10點,韓國鋼企在巴西的首個高爐鋼廠,東國制鋼的“夢之鋼鐵基地”———巴西CSP(CompanhiaSiderurgicadoPecem,培森冶金公司)鋼廠舉行了高爐點火儀式。東國制鋼成為韓國第3家擁有高爐技術的鋼鐵企業。該廠位于巴西東北部塞阿臘州(Ceara)的培森產業園區,距韓國本土萬里之遙,那么在如此遙遠的地方建廠,對于東國制鋼、浦項制鐵、淡水河谷這3家合資方的意義何在呢?
韓巴戰略合作的大型項目
CSP鋼廠是巴西淡水河谷與韓國東國制鋼、浦項制鐵分別出資50%、30%、20%興建的,三方出于戰略目的合作,在項目落成之時,也將各取所需。該項目作為巴西東北部地區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同時,也是巴西目前的提到國家戰略高度的事業之一,巴西聯邦政府在政策和財政方面均給予了最大的支持,目標是為了實現其東北部地區的均衡發展。
截至目前,巴西政府在CSP鋼廠所在的塞阿臘州共投資7億美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擴建碼頭,新建用水及廢水設施、發電站、道路和橋梁等,擴充社會間接資本(SOC),此舉僅在塞阿臘州就可以創造1.6萬個就業崗位。據巴西政府預估,在CSP鋼廠建設過程中,塞阿臘州的GDP已經增長了6%左右,該州首府福塔雷薩(Fortaleza)GDP增幅為12%。一旦正式投產,該州GDP有望增長12%,福塔雷薩GDP有望增長24%。該廠所在的園區城市圣貢薩洛(SaoGoncalo)GDP增幅最高可達400%。CSP鋼廠是巴西東北部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由巴西聯邦政府選定工業園用地,并將其作為自由出口專區,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
持股比例最高的淡水河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之一,對該鋼廠建設尤為重視。該公司希望通過參與CSP鋼廠項目,開發巴西東北部落后地區的資源,同時提高鐵礦石附加值,進而確保市場壟斷地位。
由于中國鐵礦石進口下滑,目前淡水河谷的收益也出現了惡化,而作為巴西CSP鋼廠唯一的原料供應商,每年計劃穩定供應300萬噸鐵礦石,壟斷優勢也將進一步鞏固。以低成本開采高品位鐵礦石,進而生產高品質板坯,有望真正實現“低投入高產出”。
持股比例最低的浦項制鐵將提供全球領先的高爐生產技術,由下屬子公司浦項建設進行鋼廠的EPC(工程總承包管理)施工,這筆海外施工訂單額高達44億美元,在南美洲進行鋼鐵廠房施工的同時,也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板坯原料生產基地。
東國制鋼曾于1965年收購了三和制鐵所的小型高爐,目前在仁川和浦項兩大分廠擁有3座電爐,但在現代化大型高爐的投資尚屬首次。巴西CSP鋼廠的投資始于2005年,2012年7月開工建設,歷時4年完成。CSP鋼廠的投產將實現東國制鋼高級板坯的外包生產、穩定供貨,提高厚板業務的收益性,進而打破韓國本土的局限。東國制鋼自1954年創立以來,時隔62年成為真正的鍛壓企業,繼浦項制鐵、現代制鐵之后的第三家韓國高爐企業,一躍成為全球知名鋼鐵企業。
合資三方各取所需
CSP鋼廠的計劃總投資達55億美元,其中25億美元資本金由3家公司按照持股比例進行繳納,其余30億美元通過借貸形式籌款。在貸款方面,由韓國進出口銀行和韓國貿易保險公司獲得9億美元,通過官方出口信用保險機構(ECA,ExportCreditAgency)境外融資12億美元,以及巴西國家發展銀行(BNDES)境外融資9億美元。上述3家公司按照持股比例提供貸款信用擔保。
CSP鋼廠所采購的所有設備都享受了免關稅的優待,這在巴西國內尚屬首例。高爐最大可年產能可達312萬噸,高爐高110米,內容積3800立方米,安裝了符合巴西環保法規的集塵設備,在裝料時,揚塵濃度僅相當于同等規模高爐的20%。煉鋼和連鑄產線的設計年產能為300萬噸,但完全投產時可生產280萬噸的板坯,只有當浦項制鐵的高爐技術充分發揮作用時,才能達到300萬噸的水平。板坯產品厚度分為220毫米、250毫米、300毫米,寬度為1100毫米~2300毫米,最大重量可達40噸。
由于東國制鋼享有最高的采購權利和責任,因此,在這300萬噸半成品板坯中,東國制鋼具有160萬噸的配額,而剩余的80萬噸供給浦項制鐵,60萬噸供給淡水河谷。這160萬噸中,60萬噸將運往東國制鋼唐津廠作為厚板軋制原材料,生產輸油管道、海洋平臺、壓力容器專用的TMCP厚板、熱處理厚板等,其高附加值厚板產品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15%提升至2017年的30%,并計劃在投產后的一年內獲得全球十大船級社認證,進而提高厚板業務競爭力;其余100萬噸面向外部銷售,目前東國制鋼已經與全球客戶簽訂了諒解備忘錄,并持續推進長期供貨協議的簽訂。考慮到近期全球大型高爐企業停產,板坯供應吃緊,價格大幅上漲,市場行情的好轉將有助于降低CSP項目的虧損。另外,通過直接采購板坯,東國制鋼每年可降本100億韓元,同時提升高級厚板的比重,將改善收益,年銷售額有望增加1000億韓元。該項目也為Intergis、DKUNC等東國制鋼的物流和IT子公司提供了參與全球化業務的機會,以此為跳板,大舉進軍海外市場,在東國制鋼整個集團內部產生可觀的協同效應。
機遇與風險并存
時至今日,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在巴西的CSA鋼廠項目業已擱淺,因此,也有人擔心CSP鋼廠可能會重蹈覆轍。起初,CSP鋼廠項目是東國制鋼與淡水河谷在2005年5月共同出資建設的,在2010年浦項制鐵參與了20%的股權投資。不過,就在同一時期,蒂森克虜伯集團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州建設的CSA(CompanhiaSiderurgicadoAtlantico)鋼廠項目經歷了流動性危機,持股10%的合資方淡水河谷退出了該項目。因此,淡水河谷在CSP鋼廠項目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覷,因為該公司不僅持股比例最高,而且也是鋼廠高品位鐵礦石穩定來源的關鍵所在。
另外,由于巴西貨幣雷亞爾大幅貶值,截至2015年9月份末,CSP鋼廠項目累計虧損約7700億韓元。但在今年第一季度,東國制鋼與浦項制鐵獲得了數百億韓元的權益法評估收益。盡管這只是短期業績,但足以證明,CSP鋼廠的經營效益與巴西的整體經濟狀況密切相關。
總而言之,一旦巴西CSP鋼廠投產,機會與風險并存,3家企業將如何巧妙地趨利避害,化險為夷,業內還將拭目以待。
- [責任編輯:Chen Zhen S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