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突傳消息,據彭博社消息,巴西法院認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環保違規,判決暫停淡水河谷公司和安賽樂米塔爾巴西公司圖巴朗港鐵礦石、煤、顆粒和肥料的進出口。此消息一出,對于超低位運行的鐵礦石市場來講可謂一劑強心劑,金融衍生品市場及時反應,周四晚間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夜盤價瞬勢拉漲,從315元漲至319元,日盤也同樣處于上漲狀態,最高價漲至324元,事件的發酵程度可想而知,難道四面楚歌的鐵礦石市場真的要解困了?淡水河谷作為世界四大鐵礦石生產及供應商之一,其出口受到影響必然引起業內的關注,從供應環節去臆想一下市場因而被推升的可能。筆者搜集的相關的數據資料及資訊信息,從而更加深入的判斷此事件對市場的真正影響到何種地步。從消息面來看,對鐵礦石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影響程度大于現貨市場。從實際供應環節來看,對于中國市場的供應量減少程度有限,短期或有小幅影響,但整體礦石供應量依然龐大,現貨價格依然承壓。具體來看:
第一,從巴西進口鐵礦石數量2015年1-11月份總量1.7億噸,每月平均進口1500萬噸左右,據悉此番暫停出口鐵礦石港口發往中國運量每月平均減少900萬噸左右,僅影響中國總進口鐵礦石量的10%左右。由于淡水河谷早在2014年已布局亞洲市場,馬來西亞分銷中心開始運行,為此對于亞洲市場的現貨供應應該不會受到太多影響,據悉馬來西亞分銷中心一期完工后每年能夠處理3000萬噸鐵礦石,即每月250萬噸鐵礦石供量,由此抵消一部分供應缺口,即對總進口量影響比例減至8%左右。為此如果此事件繼續發酵,影響氛圍僅限于此,其他品種礦石資源供應量應可以補充相應缺口。
第二,從巴西進口鐵礦石品種來看,主要以巴粗和巴混為主,其市場需求比例偏小,且不作為主流資源流通,為此對于市場價格的影響力頗為有限,在澳礦尚處主導地位的今天,巴西鐵礦石的價格話語權尚顯有限。
第三,對于中國市場來講,鐵礦石市場供大于需的狀況頗為凸顯,鐵礦石市場跟隨國內鋼鐵市場走向有所調整,在整體鋼鐵產能觸頂下調的情況下,巴西鐵礦石的供應量的減少,對于供需面的扭轉作用甚微,為此只得理性看待此次港口停運時間的影響效果,另巴西港口的季節性檢修早已開始,在業內看來多為正常之舉,早已影響一定運力,為此此判決對巴西礦的發運影響實屬后發酵效果。
由此來看,筆者認為,此消息的發出,其消息面的炒作效應大于實際的供需面,在國內鐵礦石港存量高企的情況下,此番供應缺口效應將很快被稀釋,市場價格炒作點減弱,隨即形成理性回歸。
- [責任編輯:Chen Zhen S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