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鋅價跌至六年低點之際,中國主要鋅冶煉商20日發布倡議書,計劃減少2016年精鋅產量50萬噸。分析認為,此次聯合減產規模接近國內精鋅年產量的10%,短期內將會對國內鋅價有明顯支撐。
11月20日,中國鋅行業骨干企業代表公布了倡議書,其中提到:
目前的市場價格水平已脫離行業基本面,造成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對中國鋅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損害,與會企業商定,將按照“轉方式、補短板、防風險”的總思路控制鋅總產量,計劃減少2016年精鋅產量50萬噸,同時,還將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切實維護企業和行業利益,力爭從供應側逐步改善供需關系,盡最大努力保證行業平穩健康運行。
此消息刺激倫鋅大漲,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鋅盤中跳漲5.9%至每噸1620.50美元。收盤報1,566美元,上漲1.8%,創10月9日來最大漲幅。
在此之前,國際鋅價降至六年新低,國內鋅價今年已下跌26.15%,逼近歷史底部。
即使是10月9日商品巨頭嘉能可表示將把鋅產量減少三分之一,也只是對國際鋅價稍有提振,隨即便回到下降軌道。
“可以說,鋅行業已經到了大宗寒冬中最冷的時候了。”海通證券有色團隊提到,這次國內主要鋅冶煉商聯合減產其實也是抱團取暖的選擇。
國內鋅產能本就比較分散,國內主要鋅冶煉商的表態是一個明確的信號,但能否帶動廣大的中小廠商,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這一減產的聲明還處于倡議的階段,還需要相關公司積極響應,拿出切實可行的減產方案,這也是對于國內的核心鋅冶煉商們合作的挑戰。
但如果減產措施逐步落地,降低50萬噸鋅產能對于國內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同樣來自海通:
2015年,中國的精鋅產量是605萬噸,此次減產規模將接近10%。在這個基礎上,短期內對于鋅價的支撐是會很明顯的。而鋅冶煉廠商對于鋅價的穩定回升的需求的非常迫切,如正在籌劃定向增發的馳宏鋅鍺,作為礦山的配套融資,公司需要引入資金用于支付交易對價、礦山擴產、歸還銀行貸款等,所以也非常積極的參與本次減產行動,以期穩定鋅價,提振行業景氣度。
長期而言,其對鉛鋅市場的前景相當看好:
隨著嘉能可事件的不斷發酵,鉛鋅行業觸底反彈的機會已經到來。目前低迷的鋅價已經逼近冶煉商的成本價,下行空間十分有限。即便是礦山企業,利潤空間也已經被大幅壓縮,隨著明年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中國自身宏觀經濟的好轉,重視價值投資的長期投資者入場時間已經到來,一旦需求端積極信號開始顯現,鉛鋅行業必將王者歸來。
- [責任編輯:penn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