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不銹鋼管材的反傾銷調查一直都有,這一次主要是針對不銹鋼板材。申請發起反傾銷的主要是歐洲那幾個不銹鋼企業。而歐盟的反傾銷調查可能持續長達15個月,通常會在之后的9個月之內提出應對措施。一旦實施懲罰性關稅,一般會延續5年時間。這基本會讓80-90%的中國不銹鋼產品告別歐盟市場
SMM網訊:隨著中歐領導人互訪,中歐經貿關系似乎進入了“蜜月期”,但歐盟對中國產品反傾銷的調查并未停止。從瓷磚到橘子,歐盟目前還有14起針對中國傾銷和非法補貼的調查在進行中。
最新一起的反傾銷調查再次來自于中國的不銹鋼產品。近日,歐盟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不銹鋼冷軋薄板發起反傾銷調查。據中國海關統計,2013年中國涉案產品對歐盟出口金額約3.7億美元。但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歐盟去年從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共進口7.58億歐元(10億美元)價值的冷軋不銹鋼,為2002年的10倍。
機構分析師韓建標告訴記者:“針對中國不銹鋼管材的反傾銷調查一直都有,這一次主要是針對不銹鋼板材。申請發起反傾銷的主要是歐洲那幾個不銹鋼企業。”
另據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后續可能還有多起相關案件,中國企業要多加留意。
太鋼受波及最大已應訴
國內一家龍頭鋼企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此次反傾銷調查,對太鋼影響大一些。韓建標對此表示同意,“主要是影響太鋼,歐洲市場上,還是以太鋼為主。寶鋼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不大。”
“太鋼在6月底已經去應訴了,目前還沒有看到新的進展。”韓建標告訴記者。
而太鋼一位中層向記者證實了此事,該中層表示,太鋼正在做應訴的工作。
目前,太鋼在不銹鋼出口方面,正在提升業績。太鋼方面表示,目前公司不銹鋼出口量已占公司不銹鋼產量的20%,總體來說國外市場優于國內市場,太鋼不銹將努力提高國外市場的份額。
而太鋼董秘、總會計師楊貴龍稱,太鋼不銹一季度產品出口量有一定提升。
韓建標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1至5月份,不銹鋼產品出口量在160萬噸左右。去年1至5月份,不銹鋼產品出口量僅為106萬噸。
為改善出口,去年,太鋼在歐洲市場采取了“幣種+附加費”等新的付費方式,并根據客戶服務,完善了包裝、產品技術標準、定制化服務等內容,成功向歐洲最大中板加工配送中心實現批量供貨。
在歐洲業績的增長帶來了歐盟內不銹鋼企業的強烈不滿。歐洲企業在此次反傾銷調查的投訴狀中提出,歐盟制造商在過去3年時間進行了大規模的重組以降低過剩的產能,改善他們的業績,但是中國制造商則是以遠超過國內需求的程度提高產能,增加產量。
該投訴狀顯示,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廠商合并的歐盟市場份額在4月時候已經提高到了14%;截至5月結束,中國向歐盟的鋼鐵出口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807萬噸,2014年以來的同比增幅高達41.5%。
這些企業所在的行業協會認定,對于這些傾銷的懲戒應該是至多20%的關稅。
而歐盟的反傾銷調查可能持續長達15個月,通常會在之后的9個月之內提出應對措施。一旦實施懲罰性關稅,一般會延續5年時間。
“這基本會讓80%至90%的中國不銹鋼產品告別歐盟市場。”韓建標說。
龍頭企業需挺身應對
“這一次反傾銷調查,是按照美國市場的價格來做判定。眾所周知,美國市場是價格最高的市場,對中國企業是不利的。”韓建標說。
韓建標向記者表示,以一種不銹鋼產品為例,歐洲市場上,歐洲國家的企業報價為每噸3300美元,中國為2900美元,但中國企業再加上運費、保險等費用,和歐洲企業相差無幾。主要還是靠成交的批量優惠取得利潤。
即便如此,歐盟仍然認為中國企業在進行傾銷。早在2008年,歐盟照會中國政府,擬對中國不銹鋼冷軋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并選擇墨西哥作為市場經濟參照國。太鋼方面馬上進行了應訴,經過多次抗辯,在2009年,歐盟才宣布終止調查。
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公司有關負責人曾表示,近年來,隨著國內不銹鋼行業的快速發展,不銹鋼鋼材出口也持續增長。中國先后遭遇了歐盟、俄羅斯、印度、巴西、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發起的不銹鋼產品反傾銷調查。
就在今年年初,泰國商業部外貿廳正式發布公告,宣布對自中國進口的冷軋不銹鋼反傾銷案做出終裁,中國出口企業將被加征0%至33.32%的反傾銷稅。去年底,越南工業與貿易部宣布對進口自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冷軋不銹鋼征收6.45%至30.73%的臨時反傾銷稅。
上述溫州企業負責人表示;“反傾銷這樣的案件,還需要龍頭企業站出來說話,他們的數據還是有說服力的。”
- [責任編輯:penny]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