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17日電(李斌羅熔軍)“當前,鋼鐵行業面臨巨大挑戰,一斤鋼鐵的價格不如一瓶礦泉水、一斤大白菜的價格,這是由于前期很長一段時間粗放式發展帶來的影響。”此間在廣西柳州舉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大高爐煉鐵學術年會上,北京科技大學原校長楊天鈞教授說。
10月16日、17日,由中國金屬學會煉鐵分會主辦,柳州鋼鐵(集團)公司承辦的2015年第16屆全國大高爐煉鐵學術年會在柳鋼會務中心隆重開幕。此次年會以“穩定順行、降本增效、綠色發展”為主題,為期三天。來自全國鋼企的領導、高爐煉鐵專家和部分科研院校的高爐煉鐵學者312名代表匯聚一堂,共同交流、研究大高爐生產技術,謀求“新常態”下更大的發展。
楊天鈞表示,當前鋼鐵行業面臨困難的形勢,但也要看到,通過引進先進裝備和技術,依托自主創新、優化品種質量、深化節能環保、發展電商平臺,鋼鐵行業已經成為能夠主動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產業。
“有人說,我們離鋼鐵強國還有一步之遙,在這方面,柳鋼是同行學習的榜樣。柳鋼經過自我滾動發展,成為我國華南、西南地區最大、最先進的鋼鐵聯合企業,是一個立足鋼鐵主業,多元化經營的先進典型。”楊天鈞說。
柳鋼總經理甘貴平甘貴平說,在嚴峻的行業形勢下,如何實現煉鐵工序的順穩、優質、低耗、高效生產,是業界同仁共同關注和思考的問題。近幾年來,柳鋼通過深入實施低成本戰略,堅持“以穩為主、穩中求進、穩中求優”的生產組織方針,積極探索大高爐低品位、低品質爐料冶煉技術,加大環保和循環經濟建設力度,在日益嚴峻的鋼鐵行業形勢下,有效總結出適合柳鋼煉鐵發展的新路子,降本增效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實現了綠色煉鐵、高效煉鐵。柳鋼目前已具備年1150萬噸鐵的生產能力,噸鐵燃料比控制在530千克以下,在降本降耗增效等方面取得較大進步。
會議期間,相關專家以及來自首鋼、太鋼、寶鋼、武鋼、本鋼、西安陜鼓、中冶賽迪、濟鋼、沙鋼等企業的代表大高爐的生產技術和經驗,大高爐穩產、低耗、高效、綠色發展的方法和途徑進行了深入交流。
據了解,煉鐵成本占鋼材生產總成本的70%左右,因此降低煉鐵成本對鋼鐵企業降低產品成本和提高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