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 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需求減弱等因素的影響,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跌,在此環境下全球全球礦業公司一片蕭條,其股價也受挫大跌,礦業巨頭嘉能可、必和必拓已率先“割肉自救”。
周二,在倫敦上市的嘉能可股價盤中一度暴跌16%,創歷史最大跌幅,其股價也自2011年以來首次降至100便士以下。英美資源集團(Anglo)股價跌6.7%,創15年新低。必和必拓股價跌3.8%,智利Antofagasta公司跌7.3%,哈薩克斯坦小銅礦公司KAZ股價更是暴跌25%。
為減少公司負債率及提振公司股價,本月初嘉能可執行長格拉森博格(Ivan Glasenberg)表示,將非洲Katanga及Mopani銅礦山停產18個月,預期將減少市場上折合約40萬金屬噸的銅。此外,有消息稱嘉能可還將出售貨值15億美元的高流動性存貨,目前已有大量的鋅庫存進入市場。
嘉能可宣布,將在明年底之前將300億美元債務削減約三分之一,包括停止2015年終期股息以及出售20億美元的資產。
但市場對此似乎并不買賬。嘉能可的信用違約掉期(CDS)已暴增至四年新高,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為嘉能可將不得不違約。金融評論網站Zerohedge認為,CDS的井噴還會繼續。更糟的是,如果該公司評級由投資級降至垃圾級,嘉能可還可能成為“商品界的雷曼”。
嘉能可近期已經被多家知名機構下調其評級或是對其風險提出警示。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穆迪投資者服務機構發布最新報告,將該公司的信用評級前景下調至“負面”。
另一家礦業巨頭必和必拓9月22日也表示,計劃出售混合型證券以幫助償還債務。必和必拓上個月預計,公司全年的盈利將大幅下滑52%,并表示將削減支出。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Chen Lian Ha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