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0月中國的CPI數字出現了環比下滑,但如果認為中國通脹形勢從此出現轉向可能太樂觀。中國的通脹很可能是個長期因素,因此宏觀政策也必須從長計議來應對通脹。
在宏觀經濟分析方面見長的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日前也表示,通脹可能是中國未來10年都面臨的問題。他認為,通脹仍是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過去十年間,貨幣供應大幅增長,正在造成通脹的后果,而現在的貨幣增長尚未低到可以消除通脹的水平。謝國忠認為,中國的通脹是一個長期問題,如果政府放錢,寬松貨幣政策,那么就會嚴重點;如果不放錢,可能會好一點,未來10年中國都將會面臨通脹的巨大壓力。
在謝國忠看來,勞動力和能源價格占整個成本的一半,這兩個要素價格都在快速上升,中國的通脹也會持續。對于中國經濟的前景,謝國忠認為,目前來看中國經濟不可能硬著陸,只會是軟著陸。軟著陸的原因是由于中國的信貸體制特性。在中國,借貸雙方一般都是政府所有,所以貸款重置也是很自然的過程,當借款無法償還時,其資產通常不會被沒收清算,只要貨幣相應保持增長,就會不斷轉化為需求,名義GDP的增長將會與M2保持一致。但是,軟著陸可能會推遲結構調整。負債方通過拖延還款得以存活,并希望通過新一輪的貨幣寬松擺脫困境。只有大力改革才能避免這種命運。
謝國忠認為,中國經濟模式目前存在問題,中國的經濟模式就是13億老百姓拼命干活,把東西越來越便宜地賣給外國人,變成外匯進入到銀行里面,然后通過銀行轉到政府的口袋里面去造路、造橋,這種模式兩頭都不行。他預期,中國經濟會有一個比較漫長的調整時期,調整涉及到政府和人民,近幾年政府投資達到了GDP的一半,老百姓花錢只用了1/3,只有再平衡中國的經濟才能朝前走,因此,下一個10年中國主要是求穩而不是求快。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