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一般是指耐火度在1580℃以上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包括天然礦石(耐火原料)及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藝流程加工制成的各種產品(耐火制品),具有一定的高溫力學性能和良好的體積穩定性。耐火材料是鋼鐵、有色、石化、建材、機械、電力、環保乃至國防等涉及高溫工業的重要基礎材料,也是各種高溫工業熱工窯爐和裝備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材料。耐火材料的技術進步對高溫工業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鋼鐵工業是耐火材料的最大消耗行業,鋼鐵工業用耐火材料約占耐火材料產成品消耗總量的70%,鋼鐵工業的規模直接決定了耐火材料的市場容量。建材行業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行業是耐火材料第二大消耗工業,占耐火材料消耗總量的17%左右。
行業發展趨勢:耐火材料在鋼鐵、有色、石化、建材、機械、電力、輕工等基礎工業領域以及航天航空領域和艦艇、導彈等軍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耐火材料主要應用領域及各自消耗比例中鋼鐵行業占比最大為70%,其次是水泥、陶瓷、玻璃、化工、有色金屬、占比分別為7%、6%、4%、4%、3%。
我國耐材行業如何發展,中國耐材協會認為,今后耐材行業要緊緊抓住品種結構、組織結構、產業結構這三個方面進行調整。
品種結構調整,就是要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積極開發更長壽、無污染、節能型、功能化的耐材產品。
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即以“組大組強”的原則,組建一批有名優特產品、有完整的技術自主開發能力、有強大的競爭實力、生產科技型的大型企業集團;支持一批素質較好的中小企業為大集團協作配套,從而加強耐材行業集中度的整合,使其成為行業的骨干力量。
產業結構調整主要是基于國內外耐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狀況提出來的,要“一業為主多種經營”,努力提高企業“非耐化”比重。耐材產業政策的修訂基本方針應該是:限制總量,調整結構,淘汰落后,加速企業技術改造步伐,大力開發推廣使用新型長壽、節能、綠色耐材品種,不斷提高與國外合作水平,達到耐材總量下降、質量提高、品種增加、企業效益明顯提高的目標。
中國是耐火原料資源大國,作為耐火材料基礎原料的鋁礬土、菱鎂礦和石墨等,山西省儲量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我國正在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耐火材料生產國和出口國。最近兩年我國的耐火材料出口的品種結構發生了很大改善,我國從耐火材料生產大國向出口大國的轉變,為我國耐火材料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 [責任編輯:Yueleil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