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2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7558噸,環比減少18.8%,進口數量明顯減少。對此,有色行業硅業分會分析稱,多晶硅進口量的減少主要是由于去年12月31日以來,以電子賬冊制監管的大型進口企業的加工貿易自動關閉,加工貿易進口量出現減少趨勢。隨著加工貿易手冊訂單逐漸執行完畢,總進口量將呈現穩中走低的特點。但是,由于存在“雙反”漏洞,自美國和韓國進口的多晶硅數量在總進口量中仍然占相當大的比重。
進口量價齊跌
據海關數據,今年2月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7558噸,環比減少18.8%。其中,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量為2811噸,環比下降20.35%,同比上漲104.7%。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4747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62.8%,較2014年全年加工貿易總占比減少7.7%。自德國的進口量為1920噸,環比下降15.02%,約581噸;自美國的進口量為1456噸,進口量下降13.49%,約227噸;自韓國的進口量為3286噸,下降15.02%,約581噸;自日本的進口量環比上漲441%,其他地區進口量均環比下降。
從價格方面看,進口自德國的多晶硅最低價格依次為16.62美元/公斤、17.72美元/公斤、19美元/公斤、19.41美元/公斤、19.80美元/公斤、19.91美元/公斤,最高價格為46.75美元/公斤,數量為7787公斤,海關成交價格加權平均價為20美元/公斤,環比下降13.04%。來自德國的多晶硅進口主流價格在19美元~21.33美元/公斤,今年2月份多晶硅進口加權平均價格為19美元/公斤,環比1月下降9.52%。事實上,從2014年四季度開始,多晶硅價格一直波動,目前多晶硅價格已經由160元/公斤跌至138元/公斤,降幅達到13.75%。業內人士表示,導致價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進口多晶硅數量龐大,沖擊國內多晶硅供應市場,進而使得我國硅片企業采購選擇性增加,國內多晶硅企業產能利用率下降,價格下滑,多晶硅企業成本提高,利潤降低,從而造成惡性循環。
“雙反”漏洞猶存
雖然2月份多晶硅的進口總量下降了,但是從海關數據分析中不難看出,韓國、德國和美國等地的多晶硅仍然在我國的進口總量中占據絕對份額,對我國國內的多晶硅光伏產業仍然構成相當大的沖擊。2月份海關分國別進口數據顯示,自韓國、美國、德國三國共進口多晶硅6662噸,占總進口量的88.1%。其中從韓國進口量為3286噸,占總進口量的43.5%;從美國進口量為1456噸,占總進口量的19.3%;從德國進口量為1920噸,占總進口量的25.4%;其他地區進口量為896噸,占總量的11.9%。有色行業硅業分會分析表示,目前我國對韓國最大多晶硅生產企業OCI征收2.4%的反傾銷稅,但這對其并不會造成任何影響,韓國向中國出口多晶硅無論按照一般貿易方式還是加工貿易方式都無所顧忌。今年2月份我國從韓國進口多晶硅量達到3286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43.5%,依舊居進口量首位,并遙遙領先于居第二位的德國。美國也是向我國出口多晶硅的主要國家之一,今年2月份我國自美國進口多晶硅1456噸,環比減少13.5%,但其中按照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達1341噸,占當月從美國進口總量的92.1%,依然是加工貿易占絕對主導地位。由于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多晶硅能夠有效規避我國的“雙反”策略,這也是導致總進口量難以有效回歸合理范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色行業硅業分會表示,我國暫停加工貿易審批的“58號文件”已經顯示利好效應,多晶硅總進口量呈減少趨勢。但是韓國憑借稅率過低以及美國借助加工貿易漏洞大量出口,已經對國內多晶硅光伏產業構成嚴重沖擊,應該針對這兩者合理調整稅率,并堵住加工貿易進口的漏洞,維護國內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tianxi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