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盤價6.2597元,創逾八個月新低。短短八天內,即期人民幣較中間價共有五次接近2%的跌停。隨著人民幣兌美元持續貶值,將對鋼市帶來什么影響,筆者對此作簡要分析。
首先,關注下引發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的原因。一方面,歐洲央行啟動歐版QE,同時今年以來近十個國家卷入降息潮,推升美元指數走強。由于人民幣依然“軟盯住”美元,跟隨美元升值。不過,人民幣是非自由浮動貨幣,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動幅度要遠小于美元兌其他自由浮動貨幣的波動幅度,這樣導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而對非美貨幣升值,最終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出現升值。
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加上美聯儲加息預期,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下降,導致短期資本持續外流。數據顯示,2014年央行口徑新增外匯占款641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少增2.12萬億元人民幣。2014年跨境直接投資凈流入與貿易順差合計3968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080億美元。在境外資金流入增加的情況下,外匯占款反而少增,顯示資金外流壓力大。
同時,2014年一季度銀行結售匯順差1592億美元,二季度降至290億美元,三季度轉為逆差160億美元,四季度逆差擴大為465億美元,顯示下半年企業和居民持有外匯意愿增強。
其次,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加大國內宏觀調控難度,或推遲央行降息降準。2015年1月制造業PMI為49.8%,28個月來重回收縮區間,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且伴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工業通縮風險加劇,通過外匯占款投放基礎貨幣的規模減小,均為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提供空間。
不過,考慮到匯率貶值和資本外流壓力,央行采取適度松緊的貨幣政策,短期內仍以SLO、公開市場操作來定向調控流動性。央行慎重使用全面數量型工具,無助于緩解鋼市資金壓力,信心難以得到支撐。
再次,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利好美元資產、人民幣負債的鋼企,但無助其降低融資成本。目前,國內重點鋼企主要通過銀行信貸、非公開發行股票、票據、融資券、公司債券等方式募集資金,只有寶鋼、河北鋼鐵集團等少數大型鋼企可開展海外貿易融資業務。
據中鋼協數據,2014年會員鋼鐵企業銀行借款同比增長0.28%,但財務費用同比增長20.58%,銀行對鋼鐵業信貸持續收緊,迫使鋼企拓展其他融資渠道。據鋼聯資訊統計,2014年國內鋼企通過在全國銀行間債市發行融資券、票據,合計募集資金約1450億元,同比增長24%,一年期融資券占大部分,主要用于補充流動性。
不過,本次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并不是由于央行“大水漫灌”造成的,國內資金利率仍然居高不下,目前3月期shibor在4.9%以上。跟蹤武鋼集團十多年來發行的第一期365天短期融資券,2015年票面利率仍高達4.83%,相對于2007年以前4%以下的收益率,當前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態勢不改。因“四萬億”財政刺激,武鋼集團2009年和2010年一年期融資券票面利率更是低于3%。
最后,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有利于我國鋼材出口成本降低。不過,隨著我國含硼鋼材出口退稅取消,短期內鋼材出口下滑態勢不改。同時,歐洲、日本等國實施寬松政策,人民幣對歐元、日元等貨幣升值,也不利于我國企業對這些地區擴大鋼材出口。
截至2月3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369,今年以來累計貶值0.29%;人民幣兌歐元匯率中間價報6.9832,累計升值6.34%;人民幣兌澳元匯率中間價報4.8016,累計升值4.3%。
(來源:大宗商品數據終端)
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增加我國進口鐵礦石成本。不過,澳元對美元貶值更為明顯,加上油價下跌,降低航運成本,澳洲礦山鐵礦石成本進一步降低。在鐵礦石供求矛盾明顯,鋼廠加大減產檢修力度的形勢下,國際礦商仍有降價空間。
總體來看,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加大宏觀調控難度,推遲降息降準預期,鋼市信心難以得到支撐。同時,人民幣貶值無助鋼企降低融資成本,反而提高海外融資難度。此外,人民幣貶值降低我國鋼材出口成本,但難以抵消出口退稅取消的負面影響。一旦歐洲經濟復蘇,長期有利于我國鋼材出口市場回暖。人民幣貶值提高鋼企購買進口礦成本,不過國際礦商成本下移空間更大,后期進口礦價下跌對鋼價支撐力度進一步趨弱。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