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100億元的債務沒有令投資者望而卻步,作為山西省最大、中國第二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山西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鑫鋼鐵)似乎并不缺少“接盤者”。
12月25日,界面新聞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致電負責破產重整的三位管理人,其中一位管理人透露,截至目前已經與立恒鋼鐵有限公司(下稱立恒鋼鐵)、美錦能源集團(下稱美錦能源)及德龍鋼鐵有限公司(下稱德龍鋼鐵)有了初步接觸,三家企業表示了接手海鑫鋼鐵的初步意向。
該管理人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如果最終能夠達成意向,將按照“先以租賃方式恢復生產,后重組進而全盤接管”的“兩步走”模式開展重整。
“本次招募投資人并沒有預設條件,非鋼鐵行業者也可以參與,只需要十幾億元的投資就可以以租賃方式進入。”他說。海鑫鋼鐵的債務水平預計在104億元左右。
表示出整合意向的三家企業中,河北德龍鋼鐵最有實力,是德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于2005年3月在新加坡聯合交易所上市,更是獲得了中國首家“國字號”民營大型投資公司,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的注資。中民投8月掛牌,設立了鋼鐵、光伏、船舶三只產業基金,各1000億元,選擇了包括德龍鋼鐵在內的四家鋼企作為整合平臺。
立恒鋼鐵和美錦能源都是山西本地企業,前者曾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美錦能源則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焦炭生產銷售企業。
上述管理人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公開招募之所以希望投資人選擇“先進入,再重整”的方式,首先是因為海鑫鋼鐵準確的財務評估數據要在三個月后才能出爐;其次是希望海鑫鋼鐵能在短期內盡快部分復產。
終端消費市場低迷和債務壓力、以及節能減排等經濟結構調整,對鋼鐵行業帶來多重影響,在2012年一季度,中國的鋼鐵行業就陷入全面虧損。2013年工信部發出警告,鋼鐵企業負債率上升、資金鏈吃緊。從今年開始,中小型鋼鐵企業生存狀態繼續惡化,山東、河北、江西等鋼鐵企業密集省份,大量中小企業倒閉關門。
加上內部管理不善,海鑫鋼鐵自今年3月起全面停產停工。海鑫鋼鐵停工后,接盤傳聞不斷,媒體報道包括首鋼在內的多家鋼鐵企業,曾有意接盤海鑫鋼鐵,但因債務數額過高、股權結構復雜中途放棄。
2014年11月12日,山西省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海鑫鋼鐵集團的重整案,根據法律規定,正式裁定受理4家債權人對海鑫鋼鐵提起的破產重整申請,并指定了管理人。
12月15日,深陷破產危局的海鑫鋼鐵在中鋼協網站發布公告,面向全國招募重整投資人。
根據《海鑫鋼鐵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目前海鑫鋼鐵擁有年產100萬噸焦、560萬噸鐵、600萬噸鋼、260萬噸材、260萬噸板坯的綜合生產能力。全部實現國際鋼鐵企業的五項先進技術,2013年12月進入第二批工信部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白名單)。
- [責任編輯:Phillip.Fe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