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鐵礦石市場的供需差額達到4600萬噸,至2016年,供需差額將擴大至1.8億噸,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主席團主席楊家聲在日前召開的“2014鐵礦石金融衍生品峰會上指出。
今年,隨著各國礦山企業的積極擴產,全球鐵礦石市場逐漸從原來的平衡狀態轉向寬松。今年上半年,澳洲三大礦山的擴產計劃就已基本達成,力拓產能增至2.9億噸、必和必拓達到2.17億噸、FMG增至1.55億噸。
業內人士指出,自2008年開始,國外礦山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投資,鑒于礦山的投資周期長達3-5年的時間,因而預計2012-2015年將是產能投放的高峰期。楊家聲也指出,最近兩年,鐵礦石將達到增產高峰,鐵礦石產量未來三年將增至25億噸,年均增速在7%左右。
在全球鐵礦石產量逐步增長之時,楊家聲明確表示,“未來全球鐵礦石消費增速總體放緩。”
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在鐵礦石消費增速放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鐵礦石產量節節攀升,中國卻適逢經濟“新常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鄭玉春認為,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將是成為新常態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時,也將伴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意味著單位GDP的鋼材消費強度將要下降。
作為煉鋼主要原料之一的鐵礦石在下游疲軟之際,又怎能獨善其身。據楊家聲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按照生鐵產量統計,實際消費同比增長僅為0.4%,增幅同比下降6.5個百分點。
近年來,東盟經濟基本面的強勁保證了鋼鐵消費的持續增長,2013年多個國家的鋼鐵消費達到兩位數的增長。因此,對鐵礦石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業內人士普遍預計東盟等國家鐵礦石消費增量不足以彌補中國消費增量放緩的空缺。
楊家聲預計,未來三年中,鐵礦石需求年均增速將回落至3%左右。
一邊是礦石企業的積極投產,一邊是鐵礦石需求的逐步放緩,楊家聲綜合當前供需情況的發展趨勢預測,未來三年全球鐵礦石市場供過于求的趨勢將更加突出。今年供需差額達到4600萬噸,至2016年,供需差額將接近當前的4倍,達到1.8億噸。
未來三年,鐵礦石市場供大于求、基本面利空幾成定局,楊家聲坦言,供需格局的走向是未來鐵礦石價下行的基本動因。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