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口縣經濟信息委組團實地考察了陜西省神木縣電石產業轉產硅錳合金產業情況,積極謀求我縣錳產業未來發展的出路。
近年來,我縣以錳產業為支柱的工業經濟,受國內霧霾治理部分中小鋼鐵企業關停,以及產能嚴重過剩的影響,錳產品價格持續下滑,企業被迫大面積停產,工業經濟面臨極其嚴峻的形勢。我國西部地區憑借電價優勢,逐步擴大硅錳合金生產規模、轉產硅錳合金產業,一再壓低硅錳合金銷售價格,直將我縣錳產業逼進死胡同。為了探尋硅錳合金產業發展之路,破解我縣產業發展困境,縣經濟信息委組成考察組,帶著問題導向實地考察了陜西省神木縣電石產業轉產硅錳合金產業情況。
神木縣位于陜西省北部,交通條件便利,境內有高速公路、鐵路直通天津港等海運港口,企業到港口的運輸成本只有80元/噸。該縣資源豐富,是中國第一產煤大縣、西部最大的火電基地,縣內電力相對過剩,受輸電容量的限制,電價便宜,綜合電價為0.35-0.39元/度,為高能耗產業發展提供了優勢條件,是中國電石、聚氯乙烯、玻璃等高耗能產業的生產基地,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中國百強縣第44位。該縣沒有錳礦資源,硅錳合金生產全部靠進口澳礦、南非礦,根據目前進口錳礦33元/噸﹒度計算,該縣憑借電價優勢,硅錳合金生產成本在5000元/噸以下,加上我國主要鋼廠集中在西北部,為該縣發展硅錳產業提供了優勢條件。
錳產業的行業爆利時代已一去不復返,在產能嚴重過剩的今天,企業的競爭已到了白熱化階段。我縣錳礦資源豐富,擁有全國第五大錳礦床,如何將我縣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是我縣錳產業向前發展的唯一出路。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