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和提高鋼的某些性能和使之獲得某些特殊性能而有意在冶煉過程中加入的元素稱為合金元素。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鉻、鎳、鉬、鎢、釩、鈦、鈮、鋯、鈷、硅、錳、鋁、銅、硼、稀土等。磷、硫、氮等在某些情況下也起到合金的作用。
硼在鋼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鋼的淬透性,從而節約其他較稀貴的金屬,與鎳、鉻、鉬等。為了這一目的,其含量一般規定在0.001%~0.005%范圍內。它可以代替1.6%的鎳、0.3%的鉻或0.2%的鉬,以硼代鉬應注意,因鉬能防止或降低回火脆性,而硼卻略有促進回火脆性的傾向,所以不能用硼將鉬完全代替。
中碳碳素鋼中加硼,由于提高了淬透性,可使厚20mm以上的鋼材調質后性能大為改善,因此,可用40B和40MnB鋼代替40Cr,可用20Mn2TiB鋼代替20CrMnTi滲碳鋼。但由于硼的作用隨鋼中碳的含量的增加而減弱,甚至消失,在選用含硼滲碳鋼時,必須考慮到零件滲碳后,滲碳層的淬透性將低于芯部的淬透性的這一特點。
彈簧鋼一般要求完全淬透,通常彈簧面積不大,采用含硼鋼有利。對高硅彈簧鋼硼的作用波動較大,不便采用。
硼和氮及氧有強的親和力,沸騰鋼中加入0.007%的硼,可以消除鋼的時效現象。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Puyunyu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