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目前中國市場上,電解鋁,平板玻璃以及造船業產能已經嚴重過剩,雖然水泥,鋼鐵,鐵合金行業尚未達到“嚴重”的地步,壓縮產能的問題已不容忽視。
2014年10月17日上午,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先生在中國鐵合金網舉辦的“2014年錳鉻鎳及不銹鋼國際會議”上表示,截至2014年底的年度中,中國計劃淘汰234萬噸鐵合金落后產能,十二五期間(截至2015年末),鐵合金落后產能淘汰總目標為1000萬噸。此外,“十三五”之后,對鐵合金行業的要求除了此前規模,裝備及技術方面的硬性規定之外,還將新增節能和環保指標。
根據2011年4月,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涉及鐵合金的限制類爐型包括2×2.5萬千伏安以下普通鐵合金礦熱電爐(中西部具有獨立運行的小水電及礦產資源優勢的國家確定的重點貧困地區,礦熱電爐容量<2×1.25萬千伏安)。因此,建議企業新上裝備在25000kva以上。另外,辛司長表示今后將針對已經進入準入名單的企業實施動態化管理,環保等要求不合格的企業將被通知整改,未如期整改或拒絕整改的企業將被撤銷該行業準入資質。
因鐵合金產品分類眾多,使得部分政策規定難免顯得“一刀切”。在該會議上,中國鐵合金網總經理劉正智先生提出,“目前部分特種合金產品因整體需求量較小,不適用大爐子生產,而且產品自身也適合小爐型生產,國內企業裝備以6300kva為主,假如這些企業同樣能達到政府要求的環保節能指標,那是否也要被淘汰。”針對該問題,辛司長表示,以目前的政策規定,這些爐子會被淘汰,主要原因是行業內產品種類紛繁復雜,政策難以全部照顧到。據悉,2014年內蒙部分地區政府要求該年年底要將12500kva及以下爐型全部淘汰,一些生產企業不免擔憂,后期政府是否會按照爐型由小到大依次淘汰。根據這一問題,辛司長表示,目前政府沒有硬性規定,而且如果需要淘汰某種爐型,政府會提前下發通知,給企業留出一定的緩沖時間做整改。
此外,會上多家企業建議政府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強化“環保”“節能”標準,但是要弱化“爐型”標準。以方便企業在原有爐子基礎上直接進行技術改造達成政府規定的環保和節能要求,同時降低企業拆爐,建廠成本等。另外,高級顧問胡國廉先生還提議政府和企業側重于開發鐵合金產品的新用途,增加下游消費渠道,化解產能過剩問題。而且除了在鐵合金自身環節做環保節能要求的同時,也著眼于上游環節。以鎳鐵,鎳礦為例,企業可以通過技術來提高鎳礦中鈷、錳、鉻等雜質的應用,一方面可以改善鎳礦開采和運輸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向鎳鐵生產環節輸入更多的雜質和“廢料”等。對于企業提出的建議和問題,辛司長表示,政府會認真聽取和考慮多方建議,未來行業準入工作會在產品進行細分的基礎上使之更加科學和完善。
在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條件下,企業提高技術水平,開發高清潔度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提高能源和原料的綜合利用,加快轉型升級的任務刻不容緩。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