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中環、晶環、神舟硅業、晟納吉、華夏聚光、山路集團…… 如今,以多晶硅、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終端應用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龍頭企業已在呼市“扎堆”,開始架構起首府光伏產業完整的全鏈條。
近年來,雖然全國光伏產業一片哀鴻,呼市的光伏產業卻一路高歌猛進,首府較低電價等得天獨厚的優勢,給予了光伏產業生存并升級的空間。
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一直致力于通過差異化來提高自我競爭實力和水平,如今,中環光伏單晶硅材料產業化三期工程項目已安裝設備,該項目總投資達22.8億元,新建了年產半導體級單晶硅591噸,CFZ多晶硅棒2354噸,太陽能單晶硅7386噸的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6.85億元,年利稅1.75億元。
“CFZ是我們在全球擁有專利的技術,其不同點是做出來的硅片能夠達到百分之二十四轉換效率的電池,這是大多數競爭對手做不到的,CFZ投產以后,至少目前在全球沒有第二家能和我們進行競爭的。”內蒙古中環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秦玉茂驕傲地說。
內蒙古晶環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的藍寶石晶棒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技術最領先的藍寶石晶體生產基地,項目所生產的藍寶石晶體具有獨特的晶格結構、優異的力學性能、良好的熱學性能,是半導體、大規模集成電路及超導納米結構薄膜等最為理想的襯底材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能源材料及光電子材料。
“藍寶石材料廣泛應用在半導體照明、航天、軍工、民用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經濟效益前景,金橋開發區現有的完整的光伏產業和新材料產業鏈條為晶環藍寶石晶棒項目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享受不高于0.38元/千瓦時的直供優惠電價等為企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晶環負責人的激動心情溢于言表。
據了解,光伏產業鏈主要包括硅料、鑄錠(拉棒)、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應用系統等6個環節。上游為硅料、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電池組件環節;下游為應用系統環節。
“從產業趨勢發展來講,把整個上下游作為一個產業鏈集中在一個地區發展,包括配套企業,發揮集聚化效應,對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秦玉茂說。
據呼和浩特金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局長侯燕軍介紹,金橋開發區擬重新規劃10平方公里的光伏產業園作為光伏產業發展基地。該園區分別包含了多晶硅生產區、單晶硅硅片生產區、光伏電池生產區、光伏輔料生產區、光伏產業應用產品生產區、光伏產業零配件生產區、光伏產業專業市場及倉儲物流區、光伏產業園服務平臺。“目前,我們共引進光伏企業七家,正在引進的企業還有五家,就是要全力打造一個光伏產業集群的發展格局。”侯燕軍說。
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中明確提出:要努力把內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首府不遺余力地發展光伏產業,將讓太陽的光輝進一步為我所用,讓清潔的新能源更多地造福人類。
- [責任編輯:tianxiao]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