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浮懸工藝的理論基礎大體相同,即礦粒因自身表面的疏水特性或經浮選藥劑作用后獲得的疏水(親氣或油)特性,可在液-氣或水-油界面發生聚集。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泡沫浮選法。礦石經破碎與磨碎使各種礦物解離成單體顆粒,并使顆粒大小符合浮選工藝要求。向磨礦后的礦漿加入各種浮選藥劑并攪拌調和,使與礦物顆粒作用,以擴大不同礦物顆粒間的可浮性差別。調好的礦漿送入浮選槽,攪拌充氣。礦漿中的礦粒與氣泡接觸、碰撞,可浮性好的礦粒選擇性地粘附于氣泡并被攜帶上升成為氣-液-固三相組成的礦化泡沫層,經機械刮取或從礦漿面溢出,再脫水、干燥成精礦產品。不能浮起的脈石等礦物顆粒,隨礦漿從浮選槽底部作為尾礦產品排出。有時,將無用礦物顆粒浮出,有用礦物顆粒留在礦漿中,稱為反浮選,如從鐵礦石中浮出石英等。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常規泡沫浮選 適于選別0.5mm至5μm的礦粒,具體的粒限視礦種而定。當入選的粒度小于5μm 時需采用特殊的浮選方法。如絮凝-浮選是用絮凝劑使細粒的有用礦物絮凝成較大顆粒,脫出脈石細泥后再浮去粗粒脈石。載體浮選是用粒度適于浮選的礦粒作載體,使微細礦粒粘附于載體表面并隨之上浮分選。還有用油類使細礦粒團聚進行浮選的油團聚浮選和乳化浮選;以及利用高溫化學反應使礦石中金屬礦物轉化為金屬后再浮選的離析浮選等。用泡沫浮選回收水溶液中的金屬離子時,先用化學方法將其沉淀或用離子交換樹脂吸附,然后再浮選沉淀物或樹脂顆粒。
處理呈分子、離子及膠體大小的物料,采用浮沫分離。其特點是利用某些物料的疏水性,緩慢攪拌及少量充氣,使成浮沫聚集于水面上刮出。如從水中回收油脂、蛋白質、紙漿以及化工產品等。離子浮選是在能與離子發生沉淀或絡合的表面活性劑的作用下,使反應生成物進入浮沫,完成分選。
無泡沫浮選 是使浮選物料在水-氣、有機液-水、水-油界面(或表面)萃取聚集后分離。例如早期使用的薄膜浮選,全油浮選;正在發展中的液-液萃取浮選等。油球團篩分是用油將已疏水化了的有用礦物顆粒形成選擇性球團后,再行篩分。浮選所需的氣泡最早由煮沸礦漿或化學反應產生;目前常用機械攪拌以吸入空氣或導入壓縮空氣起泡,還有減壓或加壓后再減壓起泡以及電解起泡等。與浮選效果有關的因素很多,除礦石性質外以浮選藥劑,浮選機和浮選流程最為重要。
- [責任編輯:Puyunyu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