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盛頓7月24日消息,自印度尼西亞今年1月施行嚴苛的原礦出口禁令以來,鎳礦等礦產品便出現了供應緊缺。近期有兩家礦企選擇按新規支付高額出口稅以繼續從印尼出口精煉礦產品。
據外媒上周五報道,賽布庫鐵礦紅土礦石公司(SILO)和圣淘沙倫本礦業公司(Lumbung Mineral Sentosa)得到了鐵礦石、鋅礦和鉛礦的出口許可,并同意支付20%的出口稅。按照現在的新規,印尼精礦出口稅將不斷遞增,并在2016年下半年達到60%。印尼政府這一舉措意在禁止精礦產品出口,以鼓勵礦企在印尼本地進行原礦處理及精煉。
SILO公司現已從印尼出口了10萬噸精煉鐵礦石,倫本公司也已出口8,000噸精煉鉛鋅礦。印尼煤炭及礦業署長R·Sukhyar對此表示,“這些公司終于愿意出錢(交稅)了。”
印尼新的礦業法也對銅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大型礦企紐蒙特礦業和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公司至今也未能與當地政府達成共識。紐蒙特甚至因為將與印尼政府的糾紛提請國際仲裁而面臨被吊銷采礦許可的風險。
印尼是全球頭號鎳礦出口國,同時也是最主要的鐵礦及鋁土礦供應國之一。兩家公司在印尼頒布禁令之后恢復精礦出口的消息勢必將會引起市場波動。自今年一月施行新礦法以來,鎳價一路飆升至每噸1.8萬美元。
另一外媒7月9日曾發表評論稱,印尼即將上任的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是一位更傾向于市場化的領導者,在將來有可能會改善這種嚴格的出口法規。
多倫多道明證券高級大宗商品策略師Mike Dragosits表示,由于印尼經濟受到新礦法的影響,維多多上任后很有可能會放寬礦石出口的條款。
然而,礦石禁令并不是影響金屬市場的唯一因素。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業(NorilskNickel)是全球最大的鎳礦生產商,雖然目前俄羅斯受到的制裁并沒有直接影響到這家公司,但上周升級的制裁措施使投資者對諾里爾斯克鎳業受到影響的憂慮不斷加深。
當前情況下,投資者也開始關注印尼和俄羅斯之外的鎳礦生產商。北美鎳業旗下擁有兩處勘探階段的項目——位于格陵蘭的鎳-銅-鈷-鉑族金屬項目和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銅-鎳-鉑族金屬項目。Poly Met礦業和德盧斯金屬公司都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德盧斯礦區勘探多金屬礦床。
- [責任編輯:Juan]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