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以“準入條件”為標桿,全方位的綜合改造、提升是鑄造產業的集體行動,輻射整個老東北基地。“準入條件”提高了鑄造企業標準的門檻,減少排放、資源高效利用、廢棄材料再生利用等方面,像建起一道道階梯,如果想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把企業的技術、裝備、管理等水平提升上來,形成綠色鑄造產業集群。
東北老工業基地曾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在全國鑄造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東三省裝備制造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汽車、機床、重礦、石化、冶金、電力、造船、航空航天等諸多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高端成套制造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而隨著《準入條件》的進入,“綠色鑄造”概念將植入城市中間,從而鑄就“綠色城市”之名。
《準入條件》提高了鑄造企業標準的門檻,減少排放、資源高效利用、廢棄材料再生利用等方面,像建起一道道階梯,如果想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鑄造企業架起“高蹺”;要想在高蹺上起舞,必須練習好“高端的技藝”,真正把企業的技術、裝備、管理等水平提升上來。
全方位的綜合改造、提升是鑄造產業的集體行動,我們不再“安常處順”,以“準入條件”為標桿,輻射整個老東北基地。以沈陽、大連、齊齊哈爾為核心區域的機床鑄造產業園;以一汽集團、哈東安、沈陽華晨為核心的汽車鑄造產業園;以阜蒙、本溪、南芬、遼陽、營口、吉林磐石等地區鑄造短流程工藝為牽引拓展起來的鑄造工業園或基地;以一重、鞍重、福鞍、沈重、大重等為核心的大型高端鑄鋼件生產基地,都將迎來《準入條件》的大潮,大潮退去,唯有實力者才能留下,而經過大風大浪的沖刷洗禮,這些產業聚集區必將重塑另一番鑄造之魂。
滄海桑田的歷史巨變中,鑄造企業在變革中謀求更大的發展,鑄造產業在向高端領域不斷邁進。而面對“龐大”的準入條件,我們的企業不會是盲人摸象,無所適從,鑄造企業在“準入大政策”背景下,依托行業協會,建設跨行業、跨地區的產需對接平臺。在當前形勢下推進基礎產業發展,通過平臺動作,將上下游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緊密結合,加快產業化攻關的進度,降低攻關成本,分散風險,分工合作,引導各種優勢資源形成合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順應著趨勢,以進入“準入資質”角色,形成綠色鑄造產業集群,發揮大地域形式的轉型。
窺一斑而知全豹,在準入初期,老工業基地的勃發,可以推動基礎產品企業與核心技術企業形成有效的聯動,為解決行業發展瓶頸問題做出先例。埃?伯克說過:“先例是人類的學府,人類只會從中吸取真知”。我們可以預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將突破鑄造產業的準入條件,迎接下個更高要求的“準入標準”。
- [責任編輯:Mike.zhang]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