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由于煤炭市場低迷,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多數煤炭企業深陷“泥沼”之中。部分煤礦停產、減產,煤炭銷售困難,資金緊張,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第一產煤大市煤炭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認為,2012年占據中國1/5產煤量的鄂爾多斯現狀,難言“樂觀”。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最新統計數據表明,鄂爾多斯市310座生產、技改煤礦中,已停產煤礦66座。
不得不停產的煤礦
內蒙古伊金霍洛旗華能井煤礦是年生產能力60萬噸的露天礦。2014年以來,由于煤炭價格下跌、銷售乏力等因素,伊金霍洛旗華能井煤礦不得不關閉停產。
鄂爾多斯市煤炭局數據顯示,2014年前4個月,鄂爾多斯全市銷售煤炭16342萬噸,同比減少1731萬噸,降幅9.6%。其中地方煤礦銷售11217萬噸,同比減少1434萬噸,降幅11.3%;中央企業銷售5125萬噸,同比減少297萬噸,降幅5.5%。5月全市銷售煤炭5135萬噸,同比減少613萬噸,降幅10.7%。
與此同時,煤炭價格跌跌不休,噸煤利潤被不斷壓縮。5月,鄂爾多斯市塊煤平均價格每噸為365元,同比每噸下降42元;原煤平均價格每噸為325元,同比每噸下降40元;粉煤平均價格每噸為170元,降幅達22%,尤其是東勝區、達拉特旗所屬煤礦產出的4000大卡左右的動力煤,處于無人問津的境地。
在此背景下,除了伊金霍洛旗華能井煤礦,在鄂爾多斯市還有34座煤礦不得不停產關閉。
如此眾多停產煤礦,絲毫沒有減輕監管人員的壓力。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監察人員多次強調,煤礦在停產期間要繼續增強安全防范意識,絕不懈怠,“多一分防范,少一分危險”。
事實上,鄂爾多斯市煤礦企業的關停和銷售的低迷也直接影響了內蒙古地區煤礦的總體產量。
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前5個月內蒙古自治區煤炭產量37748萬噸(調度數),同比減產3670萬噸,減少8.9%。其中,國有重點煤礦原煤產量35608萬噸,增產5995萬噸,增長20.2%;國有地方煤礦原煤產量668萬噸,減產2544萬噸,減少79.2%;鄉鎮煤礦原煤產量1472萬噸,減產7121萬噸,減少82.9%。中小煤企減產情況仍保持在八成左右,并未出現好轉。
多位內蒙古當地煤炭貿易商表示,一些小型的煤礦盡管還未關閉,但是生產經營已經難以為繼。這些底子薄、抗風險能力差的煤礦,除了停產就是以銷定產。
勉強為繼的煤礦
小企業難以為繼,鄂爾多斯的一些大型煤企也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只有神華集團、冀中能源集團、兗礦集團等大型煤炭企業仍在鄂爾多斯勉強生產銷售。
據鄂爾多斯煤監分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神華神東集團是央企,具有自己的發展優勢,所以在鄂爾多斯境內的煤礦目前尚無停產之憂。
“這些企業拿資源的時間很早,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成本較低。”上述工作人員說。
此外,在物流方面,神華神東集團擁有自己的專業鐵路線及火車站,這大大降低了物流的運輸成本。
同時,神華神東集團也特別注重用改革來應對不利形勢。以該集團洗選中心為例,為了積極應對煤炭市場下滑的不利形勢,樹立“煤質就是效益”的理念,該中心在抓好安全生產的同時,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實現提質促銷,強化了“神東煤”的品牌形象。此外,神東洗選中心還在包括煤流走向的全過程中加設多道除雜裝置剔除雜物,在主運皮帶上全部加裝除鐵器并定期檢測磁場強度,確保除鐵效果。
除了上述大型國有煤炭企業外,遠興集團內蒙古博源煤化工灣圖溝煤礦也在勉強生產。博源煤化工灣圖溝煤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集團除煤礦生產之外,還有其他產業可以反哺,在不斷降低成本的情況下,目前煤炭產業勉強維持2%左右的利潤。
- [責任編輯:Ginna]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