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歐亞大陸,串起南亞、北非,“一帶一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成為新時期區域發展的重要戰略。
“建設‘一帶一路’是黨中央、國務院統攬政治、外交、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實施新一輪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所以,它對于營造有利的周邊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全方位開放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6月10日,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范恒山在介紹中國區域發展與區域政策基本情況時做出上述表示。
范恒山透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正在抓緊編制“一帶一路”總體規劃,目前還處于研究規劃階段。
聚焦南疆發展
對于新時期區域規劃的特點,范恒山總結認為更加注重推進國內與國際的合作發展,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
“這就是怎么樣把國內的開放同國外的開放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利用兩種資源、兩種市場,來拓展我們的發展空間,提升我們的發展潛力,來實現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這種構想。”范恒山表示。
2013年,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超過1萬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而過去10年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19%,較同期外貿年均增加4個百分點。
無論從地理區位、資源稟賦,還是歷史脈絡,新疆獨特的優勢,決定了其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核心區域的戰略地位。
“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范恒山表示,從區域戰略的角度來講,特別重視促進新疆區內的區域協調發展。
5月末召開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中央提出,以通道建設為依托擴大新疆對內對外開放,加強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物流,立足區位優勢,把新疆建設成“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范恒山表示,相對來說南疆整體上還是貧困地區,從貫徹落實區域戰略的角度,相關部門專門編制了促進南疆等地區發展的相關規劃。
據介紹,針對南疆扶貧攻堅的相關規劃,涉及到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環境保護、民生改善,還有解決一部分人還比較貧窮的扶持措施。
區域差距仍然存在
從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再到長江經濟帶,一系列新的區域發展戰略構想從更高的層次、更廣的空間,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動,優化區域發展格局。
范恒山認為,區域規劃更加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陸路交通干線的引領發展,積極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和增長極。
比如長江經濟帶,涉及到十多個省份,珠江-西江經濟帶涉及到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區,形成跨省區跨流域的經濟帶。
還有一些陸路交通干線,比如說隴海-蘭新鐵路、引領帶動東北發展的哈大鐵路等等,通過依托這些大江大河、陸路交通干線來引領帶動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帶和經濟發展極。
而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則面臨著一體化深化發展,需要突破行政區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圍、更大的空間,推動資源要素流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各個地區經濟的優勢互補。
范恒山還表示,經過多年區域均衡發展戰略規劃,我國區域間的差距仍然存在。特別是地區間的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人均擁有財富的水平等等重要指標的差距,并沒有明顯縮小,有些方面可能還在擴大,尤其是一直強調的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等重大問題還沒有取得顯著進展。
“我們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發展的基礎仍然比較薄弱,發達地區轉型發展的任務依然繁重。另外,無序開發、惡性競爭的情況也仍然存在,我們推進區域合作和聯動,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面臨著許多障礙。”范恒山表示。
他強調,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堅持實施區域發展的總體戰略,強化區域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力度,仍然十分重要。否則的話,這些年努力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就可能發生逆轉,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來源:21世紀報道)
- [責任編輯:Yueleilei]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