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近日,記者從江西省地礦局獲悉,江西省地質調查研究院“三稀”項目組通過實施江西“三稀”金屬資源戰略調查項目等大量工作,證實該省“三稀”金屬資源具有廣闊的找礦前景,保有“三稀”礦產資源儲量的潛在經濟價值超過千億元。
據介紹,“三稀”元素是稀土、稀有、稀散元素的統稱。主要指鎵、鍺、銦、鉈、錸、鎘、鈧、硒、碲、釹等,被稱為“現代工業味精”,是當代高新技術的支撐材料。2011年以來,江西省地調院以項目工作為依托,對江西省“三稀”元素資源分布情況進行了廣泛調查。
在江西探明的礦產保有資源儲量中,居全國前十的共有66種,其中鉭、銣居全國首位,鈮、銫、碲居第二位,鈹、鋰礦、鋯(鉿)礦、鈧礦居第三位,稀土第五位,鎘第八位。鉭鈮礦為江西省優勢“三稀”礦種,共有礦床點和礦化點數十處,其中大中型礦床所占儲量比例較大。
目前江西稀土采礦權區綜合利用率偏低,而離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礦采用原地溶浸,其稀土元素總浸出率較高,具突出優勢,但需十分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若以蝕變花崗巖鉭鈮礦床為主攻類型,兼顧偉晶巖型礦床,以浙贛鐵路兩翼和贛南為重點,以上饒地區為主攻地區,運用雅山式、松樹崗式、大吉山式鉭鈮鎢錫成礦分帶模式,可進一步開拓找礦領域。(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