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日前,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中歸屬煤炭開采業的33家上市公司均發布一季報。 Wind數據統計,除盤江控股、大同煤業和寶泰隆3家公司外,其余30家煤炭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均有所下滑,占比高達90%,其中,安泰集團一季度的凈利潤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592.27%,神火股份同比下降360.52%,國投新集同比下降327.72%。同時,持續下跌的煤價也使多數煤炭企業的業績大幅下跌,其中神火股份、煤氣化、蘭花科創、遠興能源等8家企業在今年一季度出現虧損,虧損面達到24.24%。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為了煤炭工業的長遠發展,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開展與市場化相關的改革,取消不合理稅費,建立價格保障體系或價格調控機制,規范市場競爭機制,并在此基礎上為煤炭企業在下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公平合理的政策支持。
經營狀況持續惡化
數據顯示,2013年, 33家煤炭上市企業營業總收入共計8479.19億元,較2012年的9095.65億元,同比下降了6.8%;凈利潤總和677.35億元,同比下降36.33%,其中神華集團的凈利潤就達到456.8億元,占比為67.44%;而2012年這33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和為1063.87億元。
Wind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33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和為161.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34.41億元減少了72.91億元,降幅為31.1%;環比來看,今年一季度33家煤企的利潤總額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87.31億元下降了25.81億元,環比降幅為13.8%。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邢雷表示,種種數據表明,煤炭上市公司的質量仍在繼續下降,經營十分困難,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加之環境保護的壓力不斷增加,整個煤炭行業經營狀況在短期難以改善。
“內憂外患”加劇
據了解,由于煤炭行業盈利前景不被金融機構看好,且多數企業負債率已處于較高水平,今年煤炭企業的融資環境也更加嚴峻,融資成本進一步上升,目前新增貸款利率銀行均已要求上浮,貸款額度也有所壓縮。
屋漏偏逢連夜雨。因下游用戶資金困難,企業煤款回籠危機也已充分顯現。
齊魯證券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煤炭股平均應收賬款為34.4億元,同比增長22.28%。
報告指出,平均應收賬款增速明顯高于收入及銷量增速,主要原因是下游企業經營環境惡化導致現金流較差、供需格局轉向寬松之后煤炭企業散失定價話語權。
而這一點也得到了煤炭企業內部人士的證實。接受記者采訪時,某煤企負責人表示,公司現有的回款比例已經不足以支付工資費用,公司每月均須向銀行申請貸款和貼現,現金流進一步呈現周轉難、籌資大、籌資難的特點,僅資金運行成本上就使企業“雪上加霜”。
即便煤炭行業下游主要用戶發電企業的盈利狀況已經好轉,但拖欠貨款也是常事。秦皇島煤炭貿易商趙遠輝表示,雖然發電企業盈利,但也存在高負債率的問題,而占據主導地位的發電企業也不著急給煤企貨款,能拖則拖,能欠則欠,同時能給承兌就不會給現金。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神華集團外,其他煤炭企業的現金流已經非常緊張。
此外,今年以來,為了抵制進口煤的沖擊,幾大煤炭巨頭接連降價,但煤炭進口量仍然有增無減。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煤炭839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09萬噸,增長5.1%。
內蒙古伊泰集團副總經理翟德元表示,進口煤炭的大量涌入已成為影響我國煤炭市場和價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有效地把控進口煤量,已成為處理好煤炭供需關系的關鍵。
邢雷指出,煤炭業上市公司要改變經營狀況,必須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控制產能無序增加,改變市場上供過于求的局面,同時向政策要效益,通過清費利稅,把過重的稅收負擔降下來,這樣才能形成行業和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局面。
- [責任編輯:Ginna]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