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合金網訊:十幾個煙囪濃煙滾滾,晝夜滿負荷運轉,肆無忌憚的排污生產長達1年多,竟然無人治理。這就是位于甘肅文縣臨江鄉的萬利鐵合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利鐵合金”),煙霧籠罩企業內外,面對令人觸目驚心的場景,不得不質疑,“三同時”哪去了?監管部門哪去了?
據蔣家灣一村民說,自萬利鐵合金生產以來,逐漸發現企業大肆排放廢氣、粉塵已給他們農作物及其蔬菜等造成實質的損害,糧食減產,樹木枯萎。不分晝夜排放的濃煙令人惡心,怪味讓人都不敢打開窗戶。)
在G212省道遠遠望去,5臺1.25萬KVA礦熱爐廠房上,10個大煙囪向外噴發著濃濃的煙霧,加之爐房前后七八個相對小煙囪不時排放黑黃色煙霧,也可以這樣說,整個爐鐵生產車間有透氣的地方,都在無組織吐著濃煙,濃煙往山谷四處彌漫擴散。附近的山坡、村莊及公路都被煙霧濃罩著。
一村民說,污染雖大,沒有人敢反映,誰反映就會“被”抓走,或者被老板帶人打你。上網發帖也不行,都被當地屏蔽了,根本發不出去。
根據“甘肅省文縣萬利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20萬KVA鐵合金項目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要求,一期工程設計礦熱爐煙氣經余熱鍋爐后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達標排放;上料、配料、破碎系統產塵點粉塵經集氣罩收集,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達標排放;廢水全部循環利用,不外排;固體廢物全部綜合利用等。
事實上,萬利鐵合金自投產以來,大肆排放污染物,無一達標排放,與環評要求相差甚遠。
根據《環境保護法》第26條規定: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環境保護法》第36條規定,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批準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并處罰款。
對此,本網予以繼續關注。 (來源:消費日報網)
- [責任編輯:Sophie]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