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價格跌至7年來新低,在4月底的最后一個周末,突然有消息傳出:山西焦化企業聯盟已經召開會議,提議焦炭提價50元/噸。
在2007年,山西的焦炭產量在全國居首,出口額更是全球最多,彼時焦炭是我省惟一在全球貿易中具有價格話語權的工業品。正是在那一年,我省大型焦化企業,聯合河北、山東、陜西、內蒙古、河南等省區的主要焦化企業,組成了山西焦化企業聯盟,聯盟企業數量達到200余家。被業界視為焦化行業的“歐佩克”。也就是說,它的決定具有相當影響力,代表了整個行業的呼聲。
除了焦炭價格跌至谷底,此次聯盟發聲提價的另一個背景是,今年3~4月份,國內鋼鐵企業的盈利狀況好轉,行業呈現回暖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鋼廠增加產量,進而造成對焦炭的需求較為旺盛。所以,近日鋼企采購量也出現大幅增加。焦炭分析師張源分析認為,“今年第一季度焦企普遍虧損,在近期鋼企盈利有好轉的情況下,焦企漲價意愿強烈。”
河北焦化協會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有焦化企業試探性提出焦炭出廠價上漲30元/噸,且部分鋼廠接受了漲價。從焦炭期貨市場所反映出的風向看,“國內焦炭主流市場運行穩健,焦企提價意愿強烈,部分鋼廠提高接收價格心理預期,市場成交良好。”而2014年9月的焦炭合約價格也出現走高,超出了目前市場焦炭成交價。所以,分析認為,此次焦炭提價應當較為順利。
截至記者發稿時,山西焦化等企業已經做出了提價決定,而美錦等企業尚未有實質動作。
行業洗牌雖慢必行
由于價格跌至7年來最低,山西部分焦企庫存在上月又達到較高水平,所以目前我省焦化企業開工嚴重不足,虧損持續。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焦炭產量再創新高,達到4.76億噸,然而由于價格倒掛,下游需求不旺,全行業“增產不增效”問題十分突出。全國焦化企業的虧損面達到38.87%,虧損額達117.7億元。據預測,今年,我國焦炭產量將達到4.9億噸以上,面對日益加劇的環保壓力和產能過剩等問題,焦化企業“增產不增效”問題仍將持續。
具體到我省,今年山西焦炭產量雖然小幅增加,但是價格則持續下滑,其中二級冶金焦噸焦售價跌破千元,降幅達200元以上。
事實上,目前山西的焦化企業在2010年后,就僅靠生產焦炭后的焦油、粗苯、甲醇等副產品維持生計,生產鏈完整的企業尚能維持微利,但是壓產嚴重、產品單一的焦炭企業就只能承受虧損之痛。
由于虧損時間較長,部分企業現金流困難,所以我省許多中小焦化企業,甚至大規模焦企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處境。“這種處境往往是一個惡性循環,越是虧損,越難融資,最后企業很可能連購進原料的錢都沒有了,淘汰和整合收購是許多企業最后無奈的出路。”山西一家焦化企業負責人表示。
其實,山西早在煤炭資源整合完成后的2011年,就提出了要深化山西省焦化行業整合。彼時,一些能夠成為整合主體的大型焦化企業股價出現了連續大漲。但時至今日,進入2014年,我省焦化行業的兼并重組進展緩慢。不過,在企業虧損、行業產能過剩、盈利模式急需轉變的大背景下,我省焦化企業被倒逼轉型、整合也是必由之路。
- [責任編輯:Ginna]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