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京發布了2012年版《國家風險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凡坏珍浟伺c中國經貿關系最密切的60個重點國家的國別風險概況,還對全球除中國以外的192個主權國家的風險水平進行了重新認定與評估,確定了各國2012年國家風險參考評級。
全球62個國家參考評級發生變化
2012年版國家風險參考評級在遵循原有理論方法體系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改進。結合中國信保業務實踐,以政治外交、經濟金融、制度運營、社會安全、雙邊政治經濟關系為核心衡量因素,根據風險的實時變化和動態發展,進行綜合評估。共有62個國家的參考評級發生變化。其中,有17個國家風險水平上升,參考評級調降,占被評估國別總數的8.9%;有45個國家風險水平下降,參考評級調升,占被評估國別總數的23.4%。
總體看,全球風險在2012年仍處于較高水平。債務危機影響的持續擴散和世界經濟的欲振乏力,使得部分發達國家和區域風險水平上升。
評級調降的國家主要是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受地緣政治風險影響較大的國家,其或是財政赤字水平和公共債務水平較高,或是政治經濟形勢惡化;而評級調升的國家主要是國家政局穩定,經濟恢復、發展情況較好,與我國政治經濟交往進一步密切的國家。
盡管部分國家絕對風險水平依然較高,但2012年以來這些國家都呈現出一定的積極因素,整體穩定性相較2011年有所增強。從區域分布來看,被降級的國家以部分西歐、拉丁美洲和亞洲國家為主;評級調升的國家以部分亞洲、非洲和東歐國家為主。
北美地區——美國實體經濟疲軟,信用風險信號增多
2012年前11個月,中國信保在北美地區承保金額為481.9億美元,同比增長28.1%。
從承保情況來看,美國是中國信保短期業務承保的最大單一市場。2012年,中國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美國項下業務整體表現平穩,但由于實體經濟疲弱,美國各行業大中型企業經營嚴重分化,經營出現風險信號的大型買方集團增多。
由于失業率高企,美國政府進一步強化貿易保護,針對中國實施貿易保護的產品從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向更為廣泛的光伏、鋼鐵、汽車部件等行業擴散,針對我國通訊行業企業的知識產權調查也頻頻出現。我國出口企業對風險的識別與把控能力尚有待提高。
歐洲地區——歐債危機影響擴大導致出口企業受損
2012年前11個月,中國信保在歐洲地區承保金額為633.4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從承保經驗來看,由于主權債務危機使得歐洲經濟整體陷入低迷、企業經營困難,2012年歐洲買方訂單增長速度有所放緩。部分已發生主權債務危機及公共債務負擔沉重的國家投保需求有所降低,中國信保接到出口企業報損和實際賠付的金額均有所增加,歐洲核心國家受歐債危機的影響進一步加大。
整體來看,歐洲地區的風險表現在:一是在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之下,企業經營及財務狀況不穩定,買方特別是中小企業買方破產風險增大;二是行業風險加劇,除全球航運市場未見復蘇,光伏行業由于歐洲各國補貼政策調整及實施反傾銷措施而出現系統性風險外,電信、高新技術、家電等行業報損及賠付增幅明顯;三是東歐及獨聯體國家政策審批及調整的政治風險有所顯現。
為此,中國信保加強對上述風險的應對,根據客戶及買家的風險特征實施個性化承保措施,幫助企業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亞洲地區——風險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復雜化特點
亞洲是中國信保業務規模最大、保險責任最為集中的地區,其風險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2012年前11個月,中國信保在亞洲地區承保金額為1095.4億美元,同比增長38.7%。
2012年,亞洲國家針對中國農產品(行情 股吧 買賣點)、化工產品、紡織品等行業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在質量標準、檢疫認證、環保標準等多方面設置貿易壁壘;東南亞國家以及香港的進出口手續和單證要求越來越簡便靈活,導致少數出口企業制造虛假貿易騙取保險和銀行融資的風險增加,成為出口貿易險涉嫌虛假貿易融資案件的高發區;部分中亞國家仍然存在外匯限制、短缺或經濟波動的情況;西亞中東地區動蕩局勢在短期內難以改變,受歐美國家主導的經濟制裁影響,中東部分熱點國家和地區拖欠風險上升;東南亞地區電信市場自由化、開放化程度普遍較高,競爭激烈。
從中國信保的承保經驗來看,亞洲國家是我國出口企業報損和實際受損案件集中的區域,且重案較多。
非洲地區——拖欠、延期風險增加,征收和政府違約風險不容忽視
非洲是中國信保歷史上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規模較為集中,同時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規模發展較快的地區。2012年前11個月,中國信保在非洲地區承保金額為146.2億美元,同比增長48.4%。
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低迷,西方發達國家的援助有所減少,當地配套資金壓力加大,項目拖欠、延期風險有所增加,南北蘇丹分立和近期部分國家的武裝沖突短期內對部分我國企業承建項目的執行帶來了不確定性。
2012年,隨著多國大選的逐漸結束,各國政局和政策趨勢有所明朗,但由于總體法律環境較差,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征收和政府違約風險不容忽視,尤其是油氣和礦產項目更要重點關注。此外,政府干預、治理乏力,以及復雜的種族、宗教、反政府武裝等問題,容易干擾投資項目的正常建設和運營;而一些國家財政實力有限,部分國家財政擔保有效性依然不足。
拉丁美洲地區——買家資信透明度低,外匯管制風險顯著
2012年以來,中國信保在拉丁美洲地區業務增速穩定。2012年前11個月,中國信保在拉美地區承保金額為221.5億美元,同比增長27.8%。金融危機給廣大拉丁美洲國家帶來的負面影響并未消除,這些國家普遍出現僑匯減少、債負沉重、資金外逃、財稅不足等問題,且過度倚重資源產品出口、經濟結構單一等固有風險因素仍然存在。
從中國信保承保經驗來看,在短期出口業務中,拉美地區進口商申請的信用期限普遍較長,離岸公司作為貿易主體屢見不鮮,買家資信透明度低等問題加大了業務風險。拉美地區是2012年中國信保承保的工程機械行業出險最多的地區。在中長期出口業務中,債務負擔沉重、履約記錄不佳的國家的外匯管制風險顯著。在這一區域已進入重組的項目,正面臨不斷惡化的外部環境。一些國家推行激進的政治和經濟改革,國有化風險趨升,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值得關注。
據介紹,《報告》是中國信保核心信息產品之一,2005年12月8日首次對外發布,迄今已進入第八個發行年度。《報告》立足于中國信保自身業務實踐和經驗積累,以中國視角服務中國利益,依托中國信保內部風險研究力量和技術資源,匯集中國信保對世界主要國家風險長期觀察、深入研究和基本判斷而成。
中國鐵合金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均不得擅自拷貝或轉載,否則視為侵權,本網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特此鄭重聲明!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