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揭曉的2006中國企業500強及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在規模、數量、效益、盈利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有較大進步,但與國際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2日于鄭州舉行的2006中國企業500強暨高層論壇上表示,在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中央企業要在六個方面發揮表率作用。

一是在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方面發揮表率作用。要在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中發揮穩定企業的作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繼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加大國有獨資企業的改革力度,推進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

二是在促進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優化方面發揮表率作用,要通過有進有退的重組調整,實現中央企業國有資本優化配置。要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充分發揮中央企業跨省市經營,產業分布比較廣的優勢,推動東部、中部、西部這些地區的良性互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三是在加快自主創新方面發揮表率作用。要強化自主創新意識,加大產學研結合的力度,切實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高度重視原始創新,大力推進集成創新,努力加強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要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高起點、高標準地制定并實施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和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立鼓勵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

四是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面發揮表率作用。增強節能意識,大力推進以節能降耗為主要目標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工藝開發,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

五是在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方面發揮表率作用。要積極參與海外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不斷拓展國際貿易,加大與世界著名跨國公司技術交流與合作,更好地利用國外科技資源。

六是在安全生產方面發揮表率作用。加強安全生產各項基礎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認真做好有關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黃淑和說,國務院國資委三年來積極推進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國有經濟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和未來的主導產業集中,向具有較強競爭力大公司的大企業集團集中,力爭用幾年的時間,在中央企業形成80家到100家技術先進、結構合理、機制靈活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最終要發展30家到50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