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鉬產品市場需求趨勢
鉬是不可再生且資源有限的稀有金屬,因其耐高溫、耐磨、硬度高而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延展性能,使其廣泛應用于航天、軍工、冶金、玻璃纖維、電子、汽車、化工等諸多領域。
隨著我國經濟突飛猛進地發展,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突起,對鉬深加工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2000~2004年,我國鉬的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按照對鉬需求的結構分析,特鋼占80%(其中低合金鋼30%、不銹鋼30%、工具鋼和高速工具鋼10%、鑄鋼和軋輥10%)、鉬化工產品10%、鉬金屬制品10%。
以不銹鋼為例: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我國的不銹鋼消費量每年以26.9%的速度迅猛增長,2000~2003年間,增長速度達到了30.7%。2003年中國不銹鋼產量為178萬噸,比2002年增長56%;2004年產量為230萬噸,比2003年增長30%。估計到2010年,中國的不銹鋼產量能達到100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不銹鋼生產國和消費國,年消費量將達到800萬噸。特鋼消費量的增加是導致對鉬制品需求增強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也是導致對含鉬催化劑、潤滑油、電光源鉬絲、線切割鉬絲等鉬深加工制品需求量不斷增加的重要原因。據統計,我國對鉬的需求量2002年為1.17萬噸,2003年為1.3萬噸,比2002年增長10%,據預測,到2010年達到2萬噸,2020年將達到205萬噸。
國際上,1998~2001年,世界鉬生產保持在13萬噸左右。自2002年全球經濟復蘇以來,世界經濟一直穩步發展,促使全球對鉬的需求量不斷增加,2002~2004年,世界鉬產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據估計,在今后的12年里,全球對鉬的需求量將保持在15萬噸以上的較高水平。西方國家鉬的消費結構為:鋼鐵業75%,主要以氧化鉬、鉬鐵等初加工產品作為煉制合金鋼的合金化元素。金屬鉬占6%,以鉬頂頭、鉬鉗堝、線切割鉬絲、電光源鉬絲、鉬板等形式消耗,超合金占4%,以鉬金屬條塊等形式消耗,催化劑、其它鉬化工產品占15%,以鉬化工產品形式消耗。從結構上看,以深加工產品形式消耗的鉬占25%,隨著鉬新技術的采用和發展,如鉬金屬陶瓷,難溶材料的復合化,粉體的納米及應用、高溫涂層,鉬金屬高純化、高科技領域的鈀材和化工材料等領域的發展,鉬深加工產品消耗的比例還會不斷增加。
二、對鉬市價格狀況分析
對資源有限的鉬產品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是導致其價格不斷攀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1994~1995年,世界經濟快速增長,鉬需求旺盛,國際市場鉬價在較低價位運行,2003年世界經濟復蘇,全球鋼鐵快速增長,導致了鉬需求的增加,價格大幅度上揚。
在國內,2003年初鉬精礦價格僅為600元/噸度,到2004年初價格達到1310元/噸度,2005年是價格攀升最快的一年,在元旦過后不到10天時間里,價格上漲了400元左右,達到5400元/噸度,鉬鐵價格也由35萬元/基噸上漲到38萬元/基噸,進而鉬酸銨、鉬條、鉬棒、鉬絲等深加工產品也隨之上漲。進入3月份,鉬精礦價格已漲到6000~6300元/噸度,鉬鐵價格漲到40~43萬元/基噸,鉬酸銨價格漲到42~43萬元/基噸,鉬條價格漲到90~96萬元/噸,而且一直居高不下,國際上2005年4月初氧化鉬價格已漲到32~34美元/磅鉬,晃1999~2001年氧化鉬價格的10倍,歐洲鉬鐵價格已達到92美元/千克鉬,此次鉬價上漲是有史以來鉬價格在高位運行時間最長的。
進入2006年,價格雖然降低,但仍然在較高價位上徘徊,如3月份鉬精礦一直在4200~4500遠/噸度上徘徊,糾其原因主要是對資源有限的鉬產品需求增加的結果。據預測,今年鉬市場的價格仍然會在這個價位上徘徊,不會有大幅度降低后的平穩情況出現。
三、對當前鉬市場波動的對策
供求關系是決定鉬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對于不可再生的鉬資源,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導致鉬產品市場價格在高價位上整合是必然趨勢,對于擁有鉬礦產資源的企業來說是快速積累的大好時機,同時也促進了礦產資源開發的快速發展。對于鉬深加工企業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機遇與風險并存,市場競爭越加激烈,這種勢態今年將不會有明顯的改觀,必須引起深加工企業 的高度重視,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使企業 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筆者人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進行戰略選擇:
1、時刻把握市場動向,加強鉬業市場趨勢分析,根據本企業特點確定經營戰略,根據市場動態,優化產品結構,抓住機遇,實施收放結合,鞏固并擴大市場占有率。
2、實行規模戰略,加強技術改造投入,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淘汰落后設備,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實現產品品種系列化、特色化、規模化,擴大市場占有率。
3、進行企業整合,規模較小、品種單一的企業 可采取合并、兼等方式進行企業 整合,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把企業做強做大,提高企業 抗風險能力。
4、充分開發國際、國內兩個的優勢,在依據國內市場,保持市場地位的同時充分開發利用國際市場,擴大市場空間,尋求新的利益增長點,如加大國際市場原料采購,彌補國內原料市場不足,加大國際時常深加工產品的出口,擴大產品市場空間。
5、施優勢戰略,充分發揮本企業 的自身優勢,如品牌優勢、技術開發實施、資金優勢、規模優勢等,擴大市場影響,提高市場地位。
6、擴大技術投入,加強技術開發,發揮技術優勢,不斷尋求鉬產品市場新亮點,開發鉬在新技術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出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7、加強戰略合作,建立 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群體,穩定老客戶、開發新客戶、利益共享、信譽第一、用戶至上,這一點對于穩定經營尤為重要。
8、加強內部管理,挖掘內部潛力,降低產品消耗,節約成本支出,發揮價格優勢,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 [責任編輯:editor]
評論內容